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莫让标语文化价值“失真”
从8月下旬至今,豫光集团“5S”现场管理提升成了各生产单位的工作重点。股份精炼厂由于生产性质的特殊性,起点低,压力比较大,但压力也是动力,在努力付出之后,车间里的容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
在提升工作中,股份精炼厂对各车间悬挂的警示牌进行了更换。笔者作为该厂的一名职工,仔细地阅读了警示牌上的内容:“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自麻痹”“巧干带来安全,蛮干招来祸端”“安全多下及时雨,教育少放马后炮,快刀不磨要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等等。这些内容写得既有理有据,又言真意切,可在实际生产中,却仍会发生一些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这充分说明这些警示牌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完全成了一种装饰品,失去了它的真正价值。
在每个生产厂的任何一个车间或者某个岗位上,都悬挂着不同内容的警示牌,我们的企业为了做好职工的安全工作,不间断地进行诸多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和岗位技能操作培训,是从思想上和技术水平上入手,让职工的安全始终处于一种真空状态,而悬挂警示牌则是为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渗入一种附属力量,潜移默化中这些警示牌已被延伸为一种标语文化,它存在的价值就是警示职工在操作中要养成小心谨慎的良好习惯,将各种陋习抛置身外,为实现安全生产助力。然而事故的发生却依然存在,剖析每一次事故发生的原因,违章操作、疏忽大意、侥幸心理都是罪魁祸首,倘若警示牌的警示能起到一点点作用,结果就不会是这样。
作为一线员工,每天上班要先召开班前会。班前会上,班长强调的首要内容就是安全问题,只有保障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才能得以进行,也才能实现“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美好夙愿。但为了安全不顾生产,或者是为了生产不顾安全,任何一种情况都是责任缺失的表现,这责任与每个职工都紧密相连。如果我们把班前会上班长的千叮咛万嘱托牢记于心,再对岗位上言简意赅的警示标语熟读几遍,在工作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小心小心再小心”的思想就会占据上风,安全生产也就会顺理成章了。
莫让标语文化价值“失真”,警示牌的悬挂并不是刻意的装饰,也许因车间生产环境的侵扰,它的容颜会被蒙上灰尘,但千万不能对它漠然视之或者是熟视无睹,它的无形价值远远大于一切,是告诫、是叮咛、是警示,是在为我们的安全把关,每一句话都是在一次次事故中提炼出来的教育精髓,让我们用心去领会其中的真谛,拥有的要比失去的多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