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9月26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2:07 | 查看全部
1980年9月26日 国际宇航联合会接纳我国为会员国
    1980年9月26日,国际宇航联合会接纳我国为会员国。
    国际宇航联合会于1959年9月成立,系非政府性、非赢利性国际学术组织,是联合国的咨询机构。该会宗旨是激发世界公众对宇航科学的兴趣,鼓励对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及加强国际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2:22 | 查看全部
1960年9月26日 肯尼迪和尼克松首次电视辩论
    1960年9月26日,美国副总统里查德·尼克松和参议员约翰·肯尼迪今晚在总统候选人全国电视辩论中交锋。在两个小时播演后,面对着许多提出问题的电视观众,双方首战以平局告终。大部分观众说他们说不准在即将来临的11月8日的选举中该投谁的票。
    当发不出任何真实热量财,辩论可不完全是愉快轻松。尼克松谴责他的这位民主党对手挥金如土,使纳税者叫苦不迭,说他的纲领将耗资数十亿美元。
    肯尼迪反唇相讥,指责这位副总统所提到的一小时至少增加工资一美元,扩大学校基建,为老年人提供医疗福利等等,只不过是开“空头支票”。
    芝加哥电视台举办的这次辩论,被所有的主要电视台和无线电台列入节目表。向这两位候选人提出问题的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斯图阿特·诺汶斯;互助广播公司的查尔斯·华伦;美国广播公司的罗伯特·弗莱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霍德华·K·史密斯为主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2:39 | 查看全部
1953年9月26日 画家徐悲鸿逝世

美术大师徐悲鸿
  徐悲鸿是在近代中国美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在国内外享有一代宗师的盛誉。
  1895年,徐悲鸿出生在江苏宜兴一个乡村小镇的贫寒画师之家。幼年时他半耕半读,从事艰苦的田间劳动。13岁时,家乡发大水,他跟随父亲到处为人画肖像,写春联,完全依靠卖艺为生。17岁时,由于父亲得了重病,他独自挑起全家8口人的生活重担,在宜兴三个学校同时担任图画教师。这三个学校离他家有30多里路,他总是徒步往返于三个学校之间,从来舍不得乘船和搭车。因为家里无钱供给他读书,徐悲鸿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也谈不上学历和文凭,为此常遭人奚落。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于是将原名徐寿康改为“悲鸿”,并以哀鸿自况,发愤绘画,终于成了艺术大师。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他的画第一次印刷出版的是马,第一次得到当时画界著名画师称赞的也是马。徐悲鸿画马,不仅只为一般观赏,而大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之悲愤和爱国忧世的心情。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驻沪19路军与上海人民奋起抗日,徐悲鸿激于爱国热情。画了一匹昂首屹立的马,命名为《独立》,表达出希望祖国独立强盛的时代意识,使人感奋。1935年,徐悲鸿画《奔马》一幅,在画上题写了“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竞爽亦徒然”,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他的《嘶马图》,画一匹马在荒野里奋跃前蹄,题“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的诗句。他还画了“相期效死得长征”的奔马,热切期望中华民族觉醒,奋起自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徐悲鸿画的奔马题为《奔向太阳》。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为志愿军画《奔马》,还亲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劳累过度,脑溢血复发逝世,就在这一年上半年他画了两幅极有历史意义的《奔马》,一幅是献给毛泽东主席的,题“百载沉疴终自起,首之瞻处即光明”,表达了他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另一幅题有“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这是画家对新中国的正确理解,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徐悲鸿用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有的回首长嘶,有的腾空而起、四蹄生烟……。徐悲鸿画的马不仅外形逼真,而且神态雄健,给人以跃动的感觉,而他借马的形象所表达的高尚情操和他在艺术作品中所寄托的内涵更成为鼓舞人们奋进的精神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2:54 | 查看全部
1945年9月26日 匈牙利作曲家巴尔托克逝世
    1945年9月26日,贝洛·巴尔托克,一名把交响乐融入民歌的作曲家,死于白血病,终年64岁。他生于匈牙利。他最后的5年是在纽约度过的。哥伦比亚大学聘他改编收藏已久的南斯拉夫民歌曲调。
    然而,巴尔托克将因为自己的作曲而为人们怀念。《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1927年和1931年)、《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尤为值得纪念。他把现代格调同传统的节奏和风格融为一体。在美期间,他完成了《管弦乐协奏曲》(1943年)。这是一次将不协和弦和不协和音融为一体的大胆尝试。很少有人懂得和欣赏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3:08 | 查看全部
1941年9月26日 中共对党费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1941年9月2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党费的决定》。《决定》对党费的性质、标准、用途及缴纳方法等作了明确的规定,指出党的活动需要经费,这种经费须要全体党员供给。因此,缴纳党费是党章规定的每个党员的义务。《决定》规定缴纳党费的标准是:党员及候补党员有社会职业之薪水收入者(连工厂工人在内):月薪平均在300元以内者,每月缴纳党费1%,300元以上者,每月缴纳2%;农民、手工业工人及贫民中之党员及候补党员每月缴纳5分;根据地以外的学生党员及候补党员每月缴纳1角。生活依靠党或根据地军、政、民机关津贴者;领普通津贴者(5元及5元以下者),每月缴纳2角;除领津贴及保健费外,有特别收入(例如稿费),其特别收入之部分应缴纳5%。党费应每月缴纳,将1年内应缴党费合为一次或数次提前缴纳亦可。失业或贫苦的党员及候补党员,经支部批准,可以免缴党费。除每月规定的党费外,如党员与候补党员自愿多缴党费,或自愿缴纳特别捐款者,欢迎他们缴纳。《决定》指出:党费的用途,主要是用于党组织的工作开支;救济被捕在狱同志或纪念牺牲的同志;购买书籍党报,作为党员教育经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3:22 | 查看全部
1907年9月26日 新西兰独立日
  1907年9月26日为新西兰独立日。
  新西兰是英联邦国家,国家最高领导是总督,总理是实际国家机构运转执行者。现执政党为国家党。议会由各党派组成,现行MMP全民选举制度。英语是新西兰的通用语言。新西兰人口中占绝大多数是英国后裔。其居民中大部分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新西兰位于南半球的西太平洋上,全国人口约360万,她是一个溶现代化和各种优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组织完善的国家,她的近邻是澳大利亚及斐济,汤加等国家。新西兰全国由两大岛-南岛和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其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眼光充足,气候适宜。
  全国大多数地区植被为温带草原和森林,草原面积占全国一半,国土几乎全部被绿色植被覆盖 ,没有尘土。
  新西兰农牧业极为发达,全国现有牧场和草地1415万公顷,占农业用地的97%。新西兰的羊肉和乳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园艺业以苹果 ,葡 萄,猕猴桃等,著名的是太平洋红玫瑰苹果和新品种金黄色猕猴桃。
  新西兰主要城市有首都惠灵顿,第一大城市奥克兰,花园城市基督城,旅游圣地女皇城,世界第七大奇景所在地MLFORD SOUND,世界第一个见到新世纪曙光城市GISBORNE,世界最南端城市INVERCARGILL。惠灵顿位于北岛南端,是新西兰政治,工业,文化中心及海陆空交通中心。著名NELSON是新西兰第二大港,有数个集装箱泊位,低水位深12。5米。奥克兰是一个既干净有安全且十分美丽的城市,她是全国重要的经济,贸易和交通中心,在这里东西方文化得以融合,欧洲人,亚洲人和土著毛利人在这个多种文化的国际大都市里共同生活。奥克兰又是全国第一大港。她有“千帆之都”之美称。这里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船制照业高手参加每年一次的娱乐用船大展览。奥克兰全年气候宜人,夏季气温在20--25摄氏度左右,冬季在12--15摄氏度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3:37 | 查看全部
1849年9月26日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诞辰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诞生于俄国梁赞镇。他从小就继承了父亲勤劳好学的美德。当时的俄国,科学还比较落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极少。19世纪60年代,俄国一些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如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与社会生活和科学上的反动思想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革命先驱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巴甫洛夫,而真正引导他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是谢切诺夫的名著《大脑反射》。俄国生理学派的创始人谢切诺夫在书中抨击了神学思想,在哲学上证明了物质、存在为第一性,意识、思维为第二性的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我要知道人是怎样构造的,帮助人们成为健康、聪明、幸福的人。”怀着这一理想,巴甫洛夫踏上了揭示生命奥秘的人生旅途。
  巴甫洛夫从事生理学研究60余年,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1878年至1890年,巴甫洛夫重点研究血液循环中神经作用的问题。当时,神经系统对于许多器官的支配作用和调节作用还没有被人们清楚地认识。在极为恶劣的工作条件下,巴甫洛夫坚持研究。他发现了胰腺的分泌神经。不久,他又发现了温血动物的心脏有一种特殊的营养性神经,这种神经只能控制心跳的强弱,而不影响心跳的快慢。科学界人士把这种神经就称为“巴甫洛夫神经”。巴甫洛夫自此开辟了生理学的一个新分支——神经营养学。
  从1890年开始,巴甫洛夫进入他研究工作的第二个时期——消化系统的研究。他发明了新的实验方法,不是用被麻醉的动物做急性实验(每次实验完了,动物也就死掉了)而是用健康的动物做慢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观察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他还创造了多种外科手术,把外科手术引向整个消化系统,彻底搞清了神经系统在调节整个消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出色成果而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理学家。
  从1903年起,巴甫洛夫连续30多年致力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通过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了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规律。巴甫洛夫创立的动物和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给唯心主义心理学以致命的打击,为创立科学的唯物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晚年的巴甫洛夫转向精神病学的研究,认为人除了第一信号系统(即对外部世界直接影响的反应)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引起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重大变化的语言。巴甫洛夫的第二信号系统学说揭示了人类所特有的思维生理基础。
  1936年2月27日,86岁高龄的巴甫洛夫因病逝世。他在给青年科学工作者留下的遗嘱中说,他希望献身于科学的青年们“首先是循序渐进。……第二是虚心。……第三是热情。……”这正是巴甫洛夫一生科学研究精神的写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3:50 | 查看全部
1841年9月26日 清代思想家、诗人龚自珍逝世
  清代思想家、诗人龚自珍逝世于1841年9月26日逝世。
  龚自珍,晚清思想家,史学家。一名巩祚,字瑟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弃绝考据训诂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青年时代所撰《明良论》、《乙丙之际著议》等文,对封建专制的积弊,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的思想为后来康有为等人倡公羊之学以变法图强开了先声。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他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
  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他生平诗文甚富,后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4:05 | 查看全部
1815年9月26日 俄、普、奥三国在巴黎发表缔结“神圣同盟”
  1814年3月,欧洲各君主国组成的反法联军击溃了拿破仑,暂时扼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同年秋天,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王威廉三世等欧洲大大小小的帝王们立刻聚集在维也纳举行分赃会议。他们在地图上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竭力恢复法国革命前的欧洲旧秩序,并乘机洗劫法国。1815年5月,路易十八被扶上法国王位,复辟了波旁封建王朝。当时有人讥讽说,路易十八是“被装在联军的行李车里载回来的。”路易十八在俄、普、奥、英四强炮制分割法国的《巴黎和约》上服服贴贴地签字画押。
  1815年9月26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普、奥三国反动头子在巴黎发表宣言,缔结所谓“神圣同盟”,公开宣称要以军事力量共同保卫君主政体。稍后,几乎欧洲所有国家的君主,都签字加入这个反革命联盟。同年11月,俄、英、普、奥又签订“四国同盟”,三年后,法国也加入进来。这个组织实际上是“神圣同盟”的补充。
  “神圣同盟”是个国际性的反革命联合组织,沙俄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是镇压欧洲革命的宪兵。它以“维持欧洲秩序”为名,武装干涉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革命,扼杀希腊独立运动,讨伐波兰起义,镇压匈牙利革命。总之,什么地方有革命运动发生,沙皇就派兵往哪里镇压,充当了刽子手。奥地利首相梅特涅是“神圣同盟”的灵魂,实际操纵着同盟,他曾狂妄地声称:欧洲“各种事物的现状不会再有变化了”。
  “神圣同盟”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强烈反抗。1848年欧洲革命风暴,扫除了欧洲 各国的一大堆政治垃圾,梅特涅本人也在维也纳革命中男扮女装出逃,后来连国王也逃离维也纳。“神圣同盟”到此彻底破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09:24:22 | 查看全部
1547年9月26日 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诞辰
  塞万提斯(1547~1616),西班牙小说家、戏剧家、诗人。生于西班牙中部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破落贵族家庭。1568年入中学,第二年随一红衣主教赴意大利,得以饱览古今文学名著。1570年从军。翌年抱病参加抗击土耳其军队的勒班多海战,失去左臂。战后返国途中,被土耳其海盗俘虏至阿尔及尔。1580年被赎回国。为谋生计,曾任军需官及税吏达15年,往返跋涉于西班牙全国各地,亲睹社会不平及人民苦难。1582年开始文学创作。第一部小说是田园牧歌体的《伽拉苔亚》(1584),以牧羊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题穿插了许多惊险情节。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欧洲最早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之一,享有世界声誉。1602年开始写作,分上下两卷,分别于1605年及1615年出版。上卷问世后,大受欢迎,读者竞相争读。一年内再版5次。1614年,有人用化名出版《堂吉诃德》续集,伪作质量低劣,丑化堂吉诃德及桑丘的形象,促使他加紧创作,1615年出版下卷,恢复原作光辉。该书描写一个穷乡绅读骑士传奇入了迷,改名堂吉诃德,找了个农民作侍从,出门游侠,妄想恢复骑士的丰功伟绩,一路上闹了许多笑语,吃了不少苦头,最后狼狈回家死去。作者创作这部巨卷的初衷,是模仿骑士文学以讽刺风靡一时的内容荒诞的骑士传奇,但作者在描写堂吉诃德出外游侠的过程中,刻画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达了文艺复兴时期具有进步意义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丘,已成为世界古典文学中著名典型。其他重要作品有悲剧《奴曼西亚》(1584),写奴曼西亚人民受到罗马军团围困,拒不投降,坚持斗争14年,最后城池被破,居民全体壮烈牺牲的剧情,表现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热情。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1613),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西班牙封建社会各阶层生活面貌。长诗《巴尔纳斯游记》(1614),用幽默的笔调描绘当时西班牙文学界的面貌和作者本人的创作实践。剧本选《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1615), 刻画了贵族的偏执自私、迷信落后,嘲笑了社会上的陈规陋习。塞万提斯的最后一部小说是《贝雪莱斯和西吉斯和西吉斯蒙达历尽千辛万苦,出游北欧,最终结成良缘的故事。作者死后第二年才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