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9-26 22:34:36
|
查看全部
第三章 做一头会解扣子的老黄牛2
排除干扰,简化问题
◎排除外界干扰
任何事情都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在里面的,做事情也是需要讲技巧的。
拒绝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只有你最清楚自己的工作情况,你必须对自己负责,管理自己的时间与工作,不应让其他人的额外要求,使自己陷入忙乱的局面。
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想要做什么,或是不想要做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好的?”你必须考虑,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既有的工作进度,而且因为你的拖延而影响到其他人。如果你答应了,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要求的目标?
前思后想,在你做出决定之后,这话该怎么说呢?如果是比较熟识的本单位内的同事、朋友,或是完全不相识的人,最好是直截了当地说:“抱歉,帮不上忙”,或是“现在真的很忙,抽不出时间。”不要多费唇舌,也不需要解释一大堆的理由,只要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而且必须在当下直接回绝,不要拖延一两天才说出你的决定。不要考虑太多,宝贵的时间应该花费在更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当你正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任务时,突然上司让你去做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或者同事找你帮忙处理一些文件,如果放下手头的工作任务,那么思绪就会被打乱,有可能要重新再来,工作效率显然就会很低。这时的你要学会巧妙地说“No”,否则整天纠缠于帮其他人处理事情当中,非但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不了,还有可能出力不讨好。但是对于来自上司的干扰,是较难妥善处理好的。一些领导有这样的习惯:如果有客户来,一定要让部下也在座,你们一起接待,不管这样做是否有必要。这种领导忘记了部下还有他自己的重要工作。为了排除来自领导的干扰,节省自己宝贵的时间,你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第一,定期与领导接触,要尽量地使自己对领导提出的报告或接触制度化。这样一来,领导也就不会经常干扰你,占用你的时间。
第二,经过和领导协商制定出你自己的预定日程计划。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战,领导如果想叫你完成主要业务,就不会干扰你,打扰你的预定日程。
第三,使自己的日程表与领导的日程表同步,按照工作种类分类能大量减少对你的干扰。要经常暗示领导,最好事先与你打个招呼,以便计划你的时间,减少时间冲突。
第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的领导之所以习惯性地找你办各种琐碎的事情,即使这种事不归你管,是因为你不具有独立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摆脱不是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务,让他去找其他人帮忙。
第五,找一个其他人不常去的僻静场所,如档案室、会议厅,即使领导想吩咐你做什么工作,也难以找到你,或许就会委派别人去干。这样做之前,最好告诉同事,我去干某项重要工作,但不要告诉他你的栖身之处,不然领导仍可把你找到。
◎巧妙说“不”
李先生是做效果图的,为人比较随和,别人有事情都找他,打印文件、加个标头、做个表格……甚至电话响了也要他接,结果自己的一份效果图被一拖再拖,领导一催再催,被骂了好多次,迫不得已加班完成,他现在已经成了公司的“加班专业户”。
其实,他完全可以说“No”。在工作中维持“老好人”的形象、令所有人满意是不可能的。在自己的工作和其他人的求助相互冲突的时候,最好采取这样的策略比较合适:先扫自家门前雪,再管他人瓦上霜。当然,在说“No”的技巧上,可以采取婉转、迂回的方式,避免直接拒绝。
说“不”的确是需要勇气与实力的,但是同样的话不一样的表达方式,所收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直接对领导说“不”,领导一定会觉得你是个很没用的人。至少,不要一开口就对领导说“不”。当然,也有他派下来的活完成不了的情况,要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你也不能一口气答应自己完成不了的事情,毕竟要为自己留点退路嘛。遇到那样的情况,你应该先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一下整件事情,先了解整个工作的程序,然后再衡量自己能做多少、不能做多少。把这些情况准确地告诉自己的领导:哪些指标是你可以完成的,哪些是你不能完成的;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你可以巧妙地提出希望他怎样来配合自己,或者请他安排其他的同事来和自己合作,并且你要向领导表达这样的意思:您安排的工作我一直是在尽力完成。这样的话,领导就会考虑,给你安排的工作是不是太多了,是不是超出范围了。不用你说,他自己就开始撤退了。
如果是面对来给送钱的“上帝”或是不太熟识的其他部门同事,就应该采取间接委婉的方法。你要考虑的问题是:要如何回应才能维持更好的关系,建立未来合作的基础。首先,你要说明无法答应的原因,并表示你的歉意。然后,要帮助对方找到另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有没有可能找到其他人帮忙。这样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真的想帮助他解决问题。这个顺水人情一定要做,但是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切忌无原则地帮忙,把自己给搭进去那就不值了。
◎把问题简单化
作为单位里的“老黄牛”,除了不要插手其他“牛”的地界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外,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还应在属于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做精简。也就是说,只做那些非做不可的工作,而可做可不做的工作则应尽量排除,少做无效劳动。例如:汇报任务时,不必花费很多时间去背诵,以显示自己的记忆力;要减少头脑的储存负担,提高头脑的处理功能;有些汇报提前发给大家,这样就没有必要再在会上给大家读了,会上只对汇报内容进行讨论;打电话能办的事就不要写信,便条可以解决的就不要写长信;应该由下级提出的便让下级准备,不替下级思考问题;办事前做好准备,搞好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扯皮和误工等等。对那些非做不可的工作项目,也要综合起来考虑,哪些先办,哪些后办;哪些要重点抓,哪些只要过问一下就可以了;哪些事要专门去办,哪些事可以合起来办;哪些事用整块时间办,哪些事可以用零碎时间办;哪些事必须按规定程序办,哪些事可以用简便易行的办法办等等。美国享有盛誉的管理专家伯纳姆在他的名著《提高生产率》中提出,领导在处理任何工作时,首先要问自己,这件事能不能取消?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更简便的东西代替?这样一来,工作头绪就大大减少了,时间就节省了,效率就提高了,这样工作,主动权也就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了,也就不至于总让其他人牵着鼻子走了。
◎不做无用功
编剧家西蒙决定是否将一个伟大的构想转化为剧本之前会问自己:“假如我要写这个剧本,每一页都尽量保持故事的原则性,而且,能让剧情和其中角色都发挥得淋漓尽致,那这个剧本该有多好呢?”如果答案是:“还不错,会是一个好剧本,但却不值得花费一两年时间。”西蒙当然不会去下笔。
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往往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才开始问类似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年轻时并不了解,计划一旦开始,要花费时间才能够完成。时间专家葛里斯曼在一所大学担任系主任时,一个全国性机构邀请他在他们的年度会议上发表演讲,他凭主观认为是有关政治方面的题目,于是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结果却令他非常失望和不满,出席会议的总共只有四个人。
在现代的职场里同样如此,大多数“头牛”只会从本部门的角度来说明目标。你需要了解这个新目标的所有相关事宜——你的工作任务、职责、重点、精力和时间安排,需要做何改变。举例来说:如果你是电话客服中心的员工,当上司大声提出创新目标时,你可能想:这将改变我处理客户来电的时间。如果单位的目标跟你的工作有关,你就得弄清楚它将如何影响你的工作方式,以及单位是否希望你改变工作的重心。除非已经对要改变的内容有所了解,否则决不去接受它。你应该问:要改变的内容对你而言有何意义?你应该负责哪一类的工作事项?这不是在拒绝工作,而是要求将工作的内容说清楚讲明白。这跟你在那傻等着领导给你分派工作清单是根本不相同的,你是在通过自己的脑袋进行思考。
这么问的目的在于试探接下来的步骤。若你只是问:“有十四项工作需要做,我该先做哪一项?”或者:“你可以帮我分析这个目标,告诉我这礼拜该做什么吗?”其实,你可以自行想办法。当然如果有别人正确指引你该把力气用在哪里,你就会少走弯路,不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务必要搞清楚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事。这个问题有助于你了解组织的成功跟你有何关联:“好,我们要将客户满意度提升10%,能帮我了解该怎么做吗?我怎么知道我正朝着目标前进?可不可以指点我一下?我会听到客户不同的声音吗?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搞砸了?我当然想避免那种事发生,可以告诉我该注意哪些事情吗?”在你接受工作任务之前,你必须先弄清楚怎样才能更省力省时地完成工作任务,取得成功,而不只是以公司的衡量标准来看待成功。
生活中,不值得去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同样的道理,你在职场里“混战”,不值得做的事情也不用去做,无利无益的事情做它又有什么用。那么,怎么才能识别它是否值得去做呢?
第一步,当自己的领导已经设定好新的工作目标,或告知你本单位里的新目标后,应该提出疑问:“新目标将会如何改变我目前的工作方法?”
第二步,如果对答案仍有疑问,那就再问五次为什么。接下来再问:“第一步我该怎么做?从哪里着手最好?”
第三步,当你明白自己的下一步工作内容后,紧接着你就要问:“我怎样才算达成目标?”或者:“我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以确定自己有进展,而且命中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