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知从何时起,罚款一词演变成了“考核”。俗话说得好,除了割肉疼便是出钱疼,我想没有哪个工友听到自己被“考核”时,会眉开眼笑,即便是笑,那也是一种苦笑。我觉得考核是管理者的一种管理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其将工作干好,在工作中减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那天在大轿车上,听到一位年轻的工友讲起当天在班组发生的事。他所在的岗位有一个自动控制电源箱,他在冲洗地面时,无意地将水溅到控制箱上,造成自动阀门开关失灵,受到考核。当时快要下班,电工草草检查完后得出结论:是水溅上去,造成失灵,让他和中控进行电话沟通。4点班电工上班,查清是上班人员在临时调试设备接线时,无意中将一根电源零线挂掉,造成两相电。这时阀门也正好自动开关到一个周期,碰巧这位工友将水溅到电源箱上。电工因为急着下班没能细心查看,几个巧合造成这个小小的事故发生。问题查清,我想这位管理者听到这个结果,会不会因自己那句“考核他”,而感到难堪呢?
假如我们这位管理者,在事故发生时,能主动放下“官架”,亲临现场协助电工查明原因,而不是坐在那里,动不动拿“考核”一词说事。我想他在工人心中的地位肯定会直线上升,更能赢得工人的尊敬。
我很庆幸,我所在的净液工段,对于“考核”是很人性化的,在检查现场及各包机卫生时,对那些没有做到位的,会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教育。第一次发现,提出批评;第二次发现,仍没有积极整改的,才会用到“考核”二字,使受考核者哑口无言、心服口服。
现在我们支部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求我们每个管理者,真正地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实事求是地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样,才会在工人中更加受到尊敬。即使一些必要的考核也要讲明原因,使被考核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放下包袱,而非“带气”上岗。这样的话,也能彰显一个管理者的素质与管理水平。
我相信,只有员工舒心了,管理者才能省心,安全、质量、产量也都会有保障,豫光这艘铅锌航母也才会驶得更稳、更远! (张中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