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到秋天,公司就有一个金秋助学的项目,就是为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8月22日、23日,公司宣传部也搞了一次金秋“助学”,不过这次“助学”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组织大家学习,提高写作技能,是通讯员们的充电课。
培训课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两位教授分别为我们讲解了有关新闻的特征和分类,以及人物、事件采访的要素和摄影的有关知识,让我们对新闻写作和摄影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了解。宣传部的屈联西编辑还组织了大家的互动,共同分享写作中的经验,为新人员答疑解惑。王培针对新手们发稿率低的问题,言辞恳切地说,一定要先在题目上取胜,题目要有新颖感,能吸引人,字数不能过长,最好不超过七个字;其次段落要分明,不要让人看了觉得乱七八糟。乔立平针对评论性文章发言,他说写评论一定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党传青说,有的通讯员不知道写什么,他告诉大家一个秘诀,就是看你所在单位有什么技改、创新,要发现热点和亮点。再一个是根据时节写稿,八月十五写中秋、“三八节”歌颂妇女同志,到哪个山头唱哪首歌。年龄偏大的通讯员李吉胜,是大家众口一词称赞的对象,为什么呢?因为他痴迷写作,笔耕不辍。他告诉大家,一定要多写、多改、多投,这样一定会成功。党春艳是宣传部的兼职编辑,她说,灵感来自于生活,一个通讯员要具备新闻敏感度,她本人就是在和工人师傅的接触中,触发了灵感的火花,写出了不少反映一线的文章。
对于通讯员的发言,新手们给与了热烈鼓掌。他们所说的发稿率低、没啥写、视觉麻木等等问题都得到了回应和解答,明白了自己当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言辞中都表示对这次培训很满意,希望这样的培训越多越好。
参加这次培训,我很激动。不仅是因为接受了系统的培训,自身得到了提高,更是因为看到和结交了更多的写作爱好者。这样,我就觉得在写作的道路上不再孤单,因为有了大家的相扶相携,我相信豫光的通讯员队伍一定会不断壮大! (杨正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