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9月30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18:33 | 查看全部
1966年9月30日 博茨瓦纳独立
  公元13-14世纪,茨瓦纳人由北方迁居于此。19世纪初,英国人入侵。1836年,布尔人(南非荷兰人)占领。1885年,英国人取代布尔人,并将该地北部划为英保护地,南部为英属贝专纳。英属贝专纳于1910年并入南非联邦。北部保护地于1966年9月30日宣告独立,定国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
  “博茨瓦纳”在茨瓦纳语中意为“茨瓦纳人的土地”。 国歌:《博茨瓦纳共和国国歌》。 面积:582000平方千米。 人口:135万(1992年)。民族:班图语系的茨瓦纳人占总人口的95%,分属恩瓦托、昆纳、恩瓦凯策等8个部族。宗教: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或天主教,部分居民信奉原始宗教。 语言: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茨瓦纳语。 首都:哈博罗内。主要城市:弗朗西斯敦。 货币:普拉。
  博茨瓦纳,南部非洲的内陆国。位于南非高原中部的卡拉哈迪盆地,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境内水源缺乏,多间歇性内流河和盐沼,仅林波波河和乔贝河是常流河,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干草原气候,向西过渡为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21度左右,年降水量200-600毫米。
  博茨瓦纳独立后经济发展较快,被誉为非洲的“小康之国”。蕴藏丰富的钻石和铜、镍矿,还有煤、铂、金、锰等矿。采矿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首要部门,其中钻石产量居世界前列,钻石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3/4。畜牧业仅次于矿业,以养牛为主,产值约占农牧业产值的80%。畜产品加工业发达,有现代化大型屠宰厂和肉、乳加工厂。其他工业部门有饮料、纺织、金属加工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18:47 | 查看全部
1960年9月30日 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 报告》中首次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此之前,李富春于8月中下旬对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进行研究时,根据上海会议和北戴河会议精神,特别是根据周恩来的意见,提出应以“调整、巩固、提高”的方针安排经济工作的意见。8月底,周恩来提出,应在“调整、巩固”后面加“充实”两字,从而最初形成了完整的“八字方针的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19:01 | 查看全部
1949年9月30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提议将“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在天安门广场”,这个意见得到代表们的一致赞同。9月30日,闭幕式后全体代表在北京天安门外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词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全体代表脱帽默哀。毛泽东主席宣读碑文后,亲手执锹铲土,以表崇敬先烈。碑文系毛泽东撰写,周恩来手书。碑文为:“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19:19 | 查看全部
1947年9月30日 东陵大盗孙殿英病死
    1947年9月30日,以率军盗取东陵而闻名的孙殿英病重医治无效,带着对自己一生的忏悔离开了人世,时年63岁。
    解放军占领汤阴后,孙殿英的全部士兵被缴械,孙殿英的第三纵队全军覆灭,东陵大盗孙殿英被俘。解放军共毙、伤、俘孙殿英部9100余人。
    孙殿英的特点是反复无常,他虽身为国民党军司令,也投降过日军,但却曾请共产党员宣侠父当过他的秘书长,抗战时请来中共统战部副部长南汉宸给他当过顾问,也掩护过中共地下党员朱穆之、王北平等。这次,孙殿英被俘途经鹤壁大吕寨,刘伯承对他说:“抗日初期,不能说你们没有贡献,但是以后的阶段,确实做的太不好了。”
    由于孙殿英几十年的恶习,使他染上了烟后痢,难以治愈,但解放军仍找来医生为他医治,他在生命垂危之际,拉着前来看望他的人的手说:“我过去做了许多坏事,对不起民众,对不起共产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19:38 | 查看全部
1941年9月30日 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苏德战争开始后,希特勒就将夺取乌克兰和列宁格勒作为他的首要目标,所以当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莫棱斯克,扣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时,他却暂时放弃了对莫斯科的进攻,分散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去支援对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的作战。而当基辅会战展开后,希特勒又突然改变了他的战略,决定等基辅会战胜利结束后,将作战重点回到莫斯科轴线上,而只对列宁格勒实施围困。1941年9月6日,希特勒发布了第35号训令,代号“台风”行动,计划先将莫斯科正面的苏军分为两个包围圈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
  1941年9月30日,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军团首先拉开了“台风”行动的序幕。
  10月10日,斯大林将冲出德军重围的西方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残部合并组成的新的西方方面军,并任命朱可夫为司令员,全面负责莫斯科防御战的指挥。10月13日,赫普纳的第4装甲兵团向莫斯科西南方的卡卢加(距莫斯科100英里)突击,苏军防线被冲破,朱可夫被迫放弃该城。18日,德军突进到距莫斯科只有60英里的莫扎伊斯克。10月20日,德军完成了对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这两个包围圈内苏军的清剿,苏军66.3万人被俘,损失坦克1242辆,大炮和迫击炮5412门。“台风”行动初战告捷。
  虽然对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的包围消灭了大量的苏军有生力量,但天气的变坏使德军的攻势锐减。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11月13日,德陆军总参谋长哈德尔在中央集团军群总部召开了各军团参谋长会议,下达了“1941年秋季攻势命令”。
  11月27日,气温在两小时内骤然下降了20度,一下子跌到了零下40摄氏度。大部分德军身无御寒之衣。
  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转入反攻的时机到了。斯大林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中将担任代理总参谋长,并命令他立即拟定反攻作战计划。
  12月5日,斯大林下令苏军实施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反攻。 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对北路德军发起反击,两天后收复克林。 6日,朱可夫指挥西方方面军向中路和南路德军发起了强大反攻。到12日,各路德军战线被苏军迅速突破。15日,苏联政府机构迁回莫斯科。12月19日,希特勒免去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他发布命令说:“每一个人应站在其现在位置上打回去。当后方没有既设阵地时,绝对不许后退”。虽然德军将领都一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里安和赫普纳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职,可是希特勒却认为万万不可以退却,否则就会重蹈拿破伦的覆辙。希特勒的计划与拿破伦不同,不是全线撤退而是向后方运动,他将原前进的补给线都变成了抵抗据点,使他的大军避免了一个比1812年还更可怕的浩劫。
  到12月底,在莫斯科西南方向,苏军收复了卡卢加。在西北方向,加里宁也被苏军收复。东南方向,苏军解出了德军对图拉的包围。莫斯科会战结束。此役德军损失人员50余万,坦克1300余辆,火炮2500门。不得不改闪击战为持久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20:04 | 查看全部
1940年9月30日 德国狂轰英国伦敦

这是躲在防空壕中一群惊恐的英国儿童
  1940年9月30日,德军猛烈地轰炸了英国伦敦。此前两个多月,德军向伦敦投下了成吨的炸弹,数千人被炸死。9月30日达到了最高峰,德国飞机排浪式的轰炸,使伦敦大部分地区遭到了破坏。伦敦成了火海,仅英军击落的德军飞机即达1200多架。从8月9日起每天都有数千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几千名伦敦人住在地铁站的月台上以躲避德机的轰炸
温斯顿·丘吉尔在视察英国东北部防务时叼着雪茄试用汤姆冲锋枪
英女王辛临被炸地区视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20:29 | 查看全部
1938年9月30日 慕尼黑会议

英国首相张伯伦会见希特勒
  慕尼黑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时签订。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以后,积极策划发动新的世界大战。1938年,他把侵略矛头指向德国东边的捷克斯洛伐克。当时,德国力量并不大,如果英、法等国加以制止,是可以遏止住的。但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非常害怕战火烧到自己身上,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当作牺牲品,用来换取德国不侵略自己的保证。
  为了拍卖捷克斯洛伐克,张伯伦从1938年9月15日到22日,仅一星期内,两次飞往德国和希特勒会谈,将捷克斯洛伐克作为礼物送给德国,怂恿希特勒进攻苏联。1938年9月20日张伯伦第二次飞往德国,这一次正式拍板成交,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的褐色“元首宫”里开始会谈。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也被带到了会议大楼,但只能呆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坐冷板凳,等待最后的判决。第二天凌晨1时,4国在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移交德国的协定上签了字。当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走出“元首宫”后,捷克政府的代表才被叫进会议厅。几小时后,捷克政府正式宣布接受慕尼黑协定。
  英、法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换来了有希特勒共同签字的四国所谓“再也不想彼此交战”的宣言书。在张伯伦和达拉第看来,让德国进捷克斯洛伐克,就为德国打开了东进的大门,把祸水泼向苏联的勾当告成了。所以,当9月30日张伯伦回到伦敦时,竟得意忘形地挥舞着那张有希特勒签字的纸片,对那些欢迎他的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们说道:“我的好朋友,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其实,这是希特勒使用的“声东击西”的手法。就是在慕尼黑会议时,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终有一天我们将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1930年3月,德国就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9月1日,德国就以突然袭击波兰掀起了对英、法的全面帝国主义战争。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
  后“慕尼黑”成了为了自私目的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行为的代名词。
英国首相张伯伦向空中挥舞着文件说这份文件保证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希特勒的干将格林夫妇向人们致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20:54 | 查看全部
1931年9月30日 国际联盟决议日本撤兵
    1931年9月30日,国际联盟议决日本撤兵。当日,国际联盟理事会通过解决中日满洲问题决议,要求日本于10月14日以前,将其军队从速撤离至铁路区域以内。“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奉国民政府外交部训令,向国联提出“申诉”,请求国联采取有效办法,“制裁日本”。但国联理事会成员国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消极观望态度,劝告中日两国政府,双方协商撤兵,避免事态扩大。此次国联在通过日本撤兵的正式决议后,并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日军无所顾忌,继续在东北扩大侵略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21:08 | 查看全部
1887年9月30日 黄河决口
  1887年9月30日,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处决口,初30余丈,越三日至300余丈,夺溜南趋灌入贾鲁河,又东会涡河,南注周家口,入淮河,全河继流,灾情严重。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长期水利不兴,河道管理不善,1887年除北运河在通州平定(山童)决口数十丈、永定河在下游南七工(东安境)、芦沟桥、直隶武清、霸州等处先后决口外,黄河从7月21日已在开州决口,但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9月30日郑州黄河大决口后,统治者首先考虑的不是迅速抢堵,而是黄流横决,恐匪徒为患,命曾国荃、裕禄各回两江、湖广总督本任,以资防范。然后到10月15日,朝廷才发帑银10万两赈灾。至于应郑州河工及赈灾之费,16日乃命户部预筹,并且准备从各省洋药(鸦片)加征厘税来取得。直到11月9日,朝廷方命礼部尚书李鸿藻往郑州视察河工抢修情况。11月13日,清政府开郑州河工捐例。由于决口抢修工程不够坚实,已成河工于次年6月30日复被水淘刷失事。直到1889年1月20日河口方才合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30 08:21:26 | 查看全部
1862年9月30日 德国首任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19世纪中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封建城邦割据。这是和全民族的利益一致的。但是怎样实现统一呢?当时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路:一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推翻各邦王朝,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共和国,另一条是容克阶级领导的,通过王朝战争,自上而下地建立统一的君主国。
  1862年9月30日,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还不满一周的容克政治家俾斯麦,在普鲁士议会的“预算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鼓动性的讲话。他要求普鲁士内部停止对抗,“聚集力量”共同对外。他在讲话中宣称:“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或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统一德意志依靠“铁和血”,即凭借战争暴力,这是俾斯麦的纲领和信条。他出任宰相后,根本不听议会那一套空谈,他不理睬议会多数派否决政策拨款,也不理睬他们的指责,独断独行,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在“为德意志民族利益”的口号下,他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对奥国的战争,对法国的战争,终于以“铁和血”击溃阻碍德国统一的国内外反动势力,完成了德意志统一大业,1871年1月18日,宣布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列宁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
  俾斯麦出任德意帝国的首任宰相,由于他是用“铁和血”统一德意志的,历史上称他为“铁血宰相”,他所奉行的政策,被称为“铁血政策”,后来发展为“专制和战争”的代名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