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0|回复: 8

《开罗宣言》如何保障钓鱼岛主权?

发表于 2014-10-1 16:56: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开罗宣言(网络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6:29 | 查看全部
2013年12月1日,马英九出席《开罗宣言》70周年纪念特展暨国际研讨会。会上,马英九说,8年抗战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段历史,中国能在最后获得胜利,除了全国团结一致,国际援助也很重要。在国际外交上的折冲,也对抗战胜利有关键影响,又以开罗会议最为重要。
同一天,北京台湾会馆,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暨图片展正如火如荼地举行。在座谈会上,全国台联党组书记梁国扬发言说,70年来,《开罗宣言》的法律性质与效力为世界各国包括西方主要国家所确认。1945年7月26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书》昭告世界“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由此可见,《开罗宣言》为日本所接受,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70年前,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的米纳饭店,共同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确认了近代日本侵略、掠夺中国的事实,其中明文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这其中当然包括日本利用甲午战争之机窃取的钓鱼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6:48 | 查看全部

开罗会议期间的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宋美龄(资料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6:59 | 查看全部
●《开罗宣言》出台始末:“第四巨头”宋美龄助阵夺回钓鱼岛
1943年7月至8月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形势发展得很快。苏联红军在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并转入了战略总进攻,英美联军也先后取得了北非战役的胜利,击垮了意大利法西斯。德国占领下的法、比、荷、波、捷、挪威、丹麦、希腊、阿尔巴尼亚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蓬勃的发展。同年8月,美军在瓜达卡纳耳岛消灭了日本的全部守军,日军丧失了作战主动权,美军转入战略总反攻。
在这样的形势下,同盟国召开三国(中、美、英)首脑会议,讨论与中国和亚洲有关的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战后处置日本问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召开的十几次最高级会议中唯一有中国参加的一次。能够参加中美英三国最高首脑会议,这不仅标志着蒋介石,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上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7:11 | 查看全部
【斯大林为何拒绝参加开罗会议?】
会议原本计划由美英苏中四国首脑参加,鉴于斯大林拒绝参加有蒋介石参加的国际会议,罗斯福和丘吉尔经商议决定把一个会分两次来举行:中国人参加,苏联人不参加的开罗会议,和苏联人参加,中国人不参加的德黑兰会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7:21 | 查看全部
【在开罗,蒋介石并未受到热情迎接】
1943年11月21日晨,当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专机在培因机场徐徐降落时,在机场迎接的只有提前到达的陈纳德及美国第九航空队军官若干人,蒋介石和宋美龄很感诧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7:33 | 查看全部
●《开罗宣言》后,台湾如何一步步地重归中国版图?
1945年10月25日,在举国欢庆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人民又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政府代表陈仪在台北接受了日本政府代表安藤利吉的投降,也完成了台湾主权的移交。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一项重要成果,被日本强占半个世纪的宝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7:44 | 查看全部
【《开罗宣言》竟然不在开罗发表?】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此即二战中的第一次开罗会议。对于会议成果文件,美英各提出一个方案。其间罗斯福和丘吉尔亲自对己方草稿作了修改。草案经三国代表反复讨论和修改后,于会议闭幕当日由三国首脑一致通过。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2 月1 日(中国重庆时间12月2日),三国政府在华盛顿、重庆和伦敦同时将其发表。不仅发表的地点不在开罗,而且“开罗宣言”也不是发表时使用的名称。
起草时为了保密,宣言通篇未提“开罗”,只在导语中说三国领导人“于北非举行会议”。标题原为“新闻公报”(PRESS COMMUNIQUE),导语中则使用了“兹发表概括性声明如下”的表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6:57:54 | 查看全部
【波茨坦公告使“开罗宣言”提法固定化】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峰会前,美国政府起草了一份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准备在对日使用原子弹之前公布同盟国的受降条件。中欧时间7月26日晚9时许,这一文件以“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的名义发表,史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时亦宣布加入。这也是“开罗宣言”首次正式出现在公开的历史文献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