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7|回复: 1

深圳女大学生肯尼亚助建校舍

发表于 2014-10-4 18:52: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林洲璐实习生欧芸)深圳大学文学院大三学生陈颖婧,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进行支教活动期间,与跨国支教的学生开展全球募捐,改建当地校舍,当地孩子们学习环境得以迅速改善。


陈颖婧今年暑期前往肯尼亚支教期间,与来自英属哥伦比亚的阴斌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蒋昆骐、芝加哥大学的刘佳韵一起,在全世界募集善款,为支教的学校修建了永久性的校舍,给更多的孩子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第二大贫民窟马塞里,陈颖婧所支教的学校环境曾让人揪心。“我和其他的支教伙伴都觉得,光在学校支教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改善恶劣的教学环境。”陈颖婧和另外三位学生一拍即合,决定积极实施“贫民窟造梦计划”。


4名大学生花了32天,筹得近7万元人民币,改建了新校舍,这个“奇迹”背后是四个年轻学子强大能量的聚合。陈颖婧开玩笑道,四人团队简直像是为这个项目而生的:建筑学专业的阴斌斌负责设计建模,国际贸易专业的蒋昆骐担任财务总监,公共政策专业的刘佳韵负责外联工作,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陈颖婧则负责文案推广。


每天早上,他们坐着拥挤而颠簸的私人小巴,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学校,从早到晚现场监工。为了买到图书馆的书架,陈颖婧奔走了整个贫民窟;为了核算清除收支,蒋昆骐一张张地收集英文潦草的建材收据;为了把一吨沙子从2.4万肯尼亚先令压到1.7万,阴斌斌花了4个小时谈判,每天白天去学校上课,晚上熬夜制图、建模、做预算,还坚持在学校监工……“少了任何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这个项目都不可能完成。”陈颖婧感慨地对记者说。


四位中国大学生的努力感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截至8月12日,该项目共筹得善款68072元人民币。


推倒原来的铁皮校舍,重建起水泥砖墙的新校舍。如今,学校有了厕所、图书馆、隔音的砖墙和不漏雨能透光的屋顶,没有了坑洼的水泥地面。重返校园的校长、学生和家长都乐开了花,学校也有了一个中文名:长荣希望小学,寓意“希望不灭、长久繁荣”。


项目完工后,善款还剩余6489元,陈颖婧为学校的图书馆购买了许多图书,供贫民窟的孩子们免费阅读。陈颖婧介绍,虽然支教结束之后,团队成员陆续返回学校继续学业,但他们关爱的脚步不会停止,未来团队计划每年招募10到15个人,现在正在招募技术老师,让这些孩子掌握一两门实用的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5 11:11:42 | 查看全部
伸出友谊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