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33|回复: 1

武钢程潮铁矿“劳模文化”初探

发表于 2009-5-19 13:15: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采访手记:当前,金融海啸深不见底,武钢面临第三次创业,在艰难时期,我们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投入工作?五一前夕,武钢程潮铁矿一个班组的七位劳模首次齐聚,他们的言行为告诉我们——







为荣誉而战!

——武钢程潮铁矿“劳模文化”初探



你相信吗,七名劳模出自同一个班组?是什么引领一代代年轻矿工走向劳模之路?又是什么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带着疑惑,带着敬意,带着惊奇,记者走进荣誉背后,走进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劳模摇篮——武钢程潮铁矿采矿车间采一工段1号单机。

                        发源地:采矿车间1号单机

矿山井下艰苦程度不言而喻。如果说想当一名采矿工,实在太容易。然而,矿工心里更清楚:进采一,易!进1号单机,难!太难!

“1号单机是我们的门面、尖刀班和冲锋号,它接受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的,所以,它要求的人素质相当高,一般的人可进不来。我们挑选进1号单机的有几个必要条件:德、才、绩、日常考核考察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我们要的人不光是工作量要完成、工作态度要好,更重要是他们的品德。”采一工段段长陆勇对1号单机用人的苛刻毫不隐讳。

“虽然1号单机不是什么要职重地,可我们能进1号单机,本身就说明我们就不比别人差,这本身就是一种荣誉。我们也是人,也会感到苦和累,但是在这个单机,我们就得为荣誉而战!”1号单机机长王永胜几句话让笔者感动不已。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对于这帮平均年龄38岁的劳模群而言,1号单机就是他们的支点。

领头雁:舒立银

说起劳模文化的渊源,从这个班走出来的第一个全国劳模舒立银不得不提。虽然他早已退休回家,然而,采访中,不管是普通的采矿工人还是成长起来的劳模标兵,都还习惯性尊称他为“老大”。

陆勇,1989年武钢矿山技校采矿专业毕业,分配到程潮铁矿在采一工段开T4G,20年过去了,现如今已经是采一工段段长的他谈起当初共事的舒立银,仍然激动不已。

“‘老大’为人很诚信也很踏实,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所有的出矿工都配计量工,唯独舒立银没有配计量工,他那人信得过呀!雨季时,采场渗水比较严重,一干就是八个小时,出来那是一身泥一身水,很多人都吃不了那个苦,但是舒立银从来不叫苦不叫累,吃苦耐劳是常人不可及的,到现在他的品德都是值得后来劳模标兵学习和崇拜的。”

“上班早一点,班中多干一点,下班晚一点——舒老大的这‘三点’精神就是对我们新一辈的年轻劳模而言还是很实用。虽然现在的技术装备非常先进,可在技术和装备同等的情况下,就是拼时间了,这么多年,这一点对于我们后来劳模的成长还是有指导性。”湖北省劳模、武钢特等劳模肖军谈起老前辈舒立银还是一脸的敬意。

头雁高飞群雁随。一个优秀的平台,一只高品德的领头雁,一群高素质的追随者,培植劳模文化的土壤已然形成!

                              接力棒:为荣誉而战

从1958年建矿初始到今天国内领先水平新矿山的建设,从第一代劳模舒立银到第四代劳模肖军、舒志国、金学兵、胡新元、王志祥,什么东西在换代升级,又有什么在薪火相传,还有什么在不断超越呢?

1号单机自1969年建班,整整40年。40年里,采访四代劳模的变化与不变时,笔者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劳模使用的采矿工具在变。从原始的T4G开始,累死累活年产量也只能达到10万吨/台; 到2001年普通的T4G时代彻底结束,历时32年预计完成320万吨原矿;2001年6月之后逐渐转型为进口的CT-2D型柴油铲运机、TORO151E型1.5立方米电动铲运机、EJC306E型3.8立方米的电动铲运机,达到了年产量 40万吨/台,在8年的时间里就完成和T4G 32年生产量,工作效率翻了4番。

劳模的文化素质在变。从第一代劳模的小学文化程度,到第二、第三代劳模的初、高中文化程度,以省劳模肖军为代表的第四代劳模的文化程度已经在大专或大本了!

劳模的成长年龄在变。同口径比较,第一代劳模舒立银成长为湖北省劳模时35岁,第四代劳模肖军荣获省劳模殊荣时,年仅32岁!

劳模的劳动方式也在变。第一代劳模劳动方式简单和粗放,单一的简单的拼时间、拼设备,第四代劳模在苦干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勤学加巧干,劳动方式更加灵活和集约。

40年漫漫长路,一代代劳模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在这条劳模的征程中,变化了很多。但是,当笔者在2009年4月22日这一天同时采访老中青三代劳模,问到什么是不变时,却得到了一个众口一词的答案: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作风没有变!

为什么这个没有变?在笔者的追问下,几代劳模眼中分明湿润了;“劳模当然苦当然累,但是我们心里更有一种信念,劳模两个字是神圣的,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称谓,也不是简单的劳模津贴,更多的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我们只想为荣誉而战!”

                         搭舞台:营造劳模荣光

  文化更在乎一种广度和深度。如何将劳模精神根植在矿山广大职工心中,成为职工努力工作的催化剂?营造氛围激发人气、树立典型增强人劲成为程潮铁矿工会培育劳模文化的双桨。

劳模既是企业精神的创造者,也是企业精神的体现者。在程潮铁矿,最显著的宣传牌就是劳模宣传牌;在采矿车间,最优美的林荫道就是劳模大道;在选矿车间,最亮丽的广场就是劳模广场。

除此之外,将劳模形象印上新年挂历分发给职工,劳模上电视、上橱窗,成立劳模事迹演讲团,将劳模事迹编印成册,电视、网络上开辟“领先者风采”专栏等等,运用一系列传媒手段让劳模在矿山职工家属中家喻户晓,劳模精神在干部职工心里生根发芽——劳模文化的培植非一日之事一时之功。

“劳模是一盏灯,是一面旗,我们企业要发展要壮大,需要这些先进典型来引路,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鲜明的企业精神,我们需要这种精神来造路,来让全体职工奋力赶路。”程潮铁矿工会第一副主席说出了大力宣传劳模的初衷。

在采访结束时,笔者又得到一组关于1号单机的一组数据:今年一季度完成原矿量达9万吨,占年计划量的30%,且吨矿成本消耗控制在7元/吨以下,比计划指标下降2.2元/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吨矿成本下降20%!

巍巍青山环抱下的采矿车间,七张劳模的笑脸给我一股力量和信心。金融海啸在继续,然而,冬天毕竟是过去了,春天也在眼前!

程芳 黄习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17:07:03 | 查看全部
希望黄版主再配张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