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0月8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1:42 | 查看全部
1957年10月8日 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建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远在1700多年以前,石油就已被我国劳动人民用于取暖、照明。当时人们称之为“石漆”。西晋张华著的《博物志》中载有:“(玉门)县南有山石出泉……,其水如肥如煮肉洎,漾漾永永,如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这是我国最早的有关石油的文字记载。
  11世纪,我国钻井技术已经有相当的水平。到1521年,已能钻出生产石油的深井。而美国直到1859年才钻了一口深度仅21.7米的浅井。自称钻了世界上第一口采油井的苏联,是1848年才钻成的。苏美两国采油史,比我国晚了300多年。据英国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介绍,中国古代深井钻掘机械技术是十一世纪前后传入西方的。直到1900年以前,世界上所有的油井,基本上是采用中国人创造的办法打成的。
  但是,中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里,社会生产力发展极其缓慢,石油工业的发展更是徘徊不前。老一辈的人都记得,过去中国一直戴着“贫油国”的帽子,用的都是“洋油”。虽然十九世纪末期玉门油矿开始为中外地质学家所重视,但直到1939年,才克服重重困难,开始钻井产油,获日产原油1吨多。玉门油矿成为旧中国投入开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油田,同时也是世界上开发最早的陆相油田之一。但这与我国辽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相比,如杯水车薪,于事无补。我国仍然没有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石油工业飞速发展。1957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建成,从此使我国走上了大规模的石油建设和开采的道路。广大石油战线的职工发扬奋发图强、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把“贫油国”的帽子抛进了太平洋。现在,我国的石油不但可以自给,而且还能出口到国外。玉门油矿也已被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地质勘探、钻井、采油、炼油、机械修配、油田建设和石油科学研究等部门的大型石油联合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3:51 | 查看全部
1956年10月8日 网球女皇纳芙拉蒂洛娃出生
    当翻开世界网球档案,你不得不承认玛丽娜纳芙拉蒂洛娃的伟业是档案中最辉煌的篇章。在纳芙拉蒂洛娃的网坛生涯中,她一共获得161个冠军。这对于网球选手来讲这是个“天方夜谭”式的高峰,很少有人能到达。
    纳芙拉蒂洛娃生于1956年10月8日。她的家境条件很好,她的出生给全家带来欢乐与幸福。随着她一天天长大,人家给她起了特殊的名子——“天真可爱的小淘气”。上小学时,纳芙拉蒂洛娃比任何孩子都突出,她天性灵敏,好动而且聪明。学校的老师都很喜欢她,并预见她将来是个大忙人,是个有天赋的科学家。可是也有人坚决反对,说她的眼睛里流露出她将来是艺术天堂的明旱,谁也没有想到她去搞体育,成为网球运动员。
    纳芙拉蒂洛娃的父亲是个网球迷,她受爸爸的影响,很小就知道什么叫球,什么叫拍。在她能拿起爸爸的拍子时,她就挥拍上场打球了。纳芙拉蒂洛娃一边读书一边学习打网球。小些时候,是爸爸带她去。大了些,她就自己去,为了练习网球,她不知受过多少次伤,落过多少次泪。但她像个男孩子一样,在汗水与伤痛中摔摔打打,人长大了,球技也提高了。
    18岁那一年,她第一次参加了温布尔登网球赛,她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了不少比她年龄大的选手,在半决赛中被淘汰了,尽管纳芙拉蒂洛娃没有拿到冠军,可是她的名字在一夜间叫响了。
    从此以后,纳芙拉蒂洛娃越打越好。她一共6次荣获温布尔登网球赛的冠军,在1987年她创下了运动生涯中的第1000场大胜的纪录。同年她也获得了她运动生涯中的第161个冠军。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正当纳芙拉蒂洛娃在美满幸福的生活中去迎接她第7次温布尔登网球赛的辉煌时,格拉芙出现了。在这次艰苦的较量中,她失败了,她尝到了很久以来的第一次失败,这次失败的苦涩只有她自已知道,她面对现实,承认失败,承认格拉芙比她强。格拉芙也刚好 18岁,她的出现使人们再一次看到新的取代旧的这一永恒的规律。
    纳芙拉蒂洛娃退出了网坛,她先是来到了一个清静的地方——佛特瓦斯市郊,远离了喧闹的大都市,她为自己选择了一个安静的世界,使自己得以调整和休养。她告诉人们她不是世界冠军了,她更不是网球女皇了,她仅仅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纳芙拉蒂洛娃又回到另一个拼搏的战场。
    首先她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创立了“玛丽娜少年基金会”。因为她深知她的成功道路比起别人幸运多了,有很多比她更有天赋的孩于却没有她这样的机会出现。还有一些孩子命运更苦,例如伤残儿童,她们一生都在挣扎。她要设立这样一个基金会来帮助他们。
    一个网球皇后能轻意离开网坛吗?美国新秀塞莱斯受伤后的复出就足以说明。纳芙拉蒂洛娃一分钟也没有离开过网坛。塞莱斯被刺伤后,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一度打算退出网坛,是纳芙拉蒂洛娃帮助她战胜困难,战胜自己,使全世界人又一次看到寒莱斯在网球场上拼搏的英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4:14 | 查看全部
1955年10月8日 科学家钱学森从美国归来
    1955年10月8日,被美国政府非法软禁了5年的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艰难险阻,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在美国,钱学森被公认为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学者之一。他先后发表火箭及其他喷气推进的理论、弹性力学、可压缩气体的动力学、稀薄气体的动力学,以及燃烧问题和一般的自动控制理论等重要学术论文。
    1950年8月,钱学森预订好飞机票准备离美回国,但美国移民局禁止他出境,并将他的全部科学书籍和研究笔记扣留。9月初,美国移民局以他是“共产党”、企图偷运机密的科学文件回国的罪名将其拘留15天。关押期间,禁止他与外人接触,并对其进行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后由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以1.5万美元保释,但被指令不得离开洛杉矶,还经常受到特务的监视和骚扰。
    5年来,钱学森日夜思念自己的祖国和亲人,时刻作好回国的准备。这一天终于到来了,1955年8月4日,他被允许离开美国。
    9月17日,归心似箭的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带着两个孩子同20多个中国留学生一起乘“克利夫总统号”邮船离美,经香港回国。
    10月8日抵达广州,受到祖国人民和科学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在上海他和分别多年的家人团聚,74岁高龄的父亲特地送他一套复制的“中国历代名画”。
    10月28日钱学森到达北京,第二天带着妻儿观看他们向往已久的北京天安门。回国后一个多月的游览观光,钱学森目睹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看到了祖国的希望。他接受中科院的聘请,主持和领导中科院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施展自己的才智,报效祖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4:27 | 查看全部
1928年10月8日 蒋介石与胡汉民再度合作执政
    1928年10月8日,国民政府改组,蒋介石和胡汉民在政治上再度合作。
    1927年4月,蒋、胡曾合组南京政府,当年8月召开的同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加深了国民党各派间的矛盾,蒋介石欲寻求打破政治僵局的办法。
    1928年8月28日,胡汉民由欧洲归国,主张同民党内部要团结。9月3日,胡汉民到上海,同蒋介石多次密商,达成联合执政的协议。15日,胡根据事先拟定的《国民政府组织法草案》,发表了《训政大纲提案说明书》。20日,同民党中常委会议推补胡汉民、孙科为中常委委员。
    10月8日,国民党中常委根据《国民政府组织法》重新组阁,选出 17名国民政府委员;以蒋介石为政府主席,谭延恺、胡汉民、王宠惠、蔡元培、戴季陶分任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院院长。18日,国民党中常会议决冯玉祥、林森、张继、孙科、陈果夫,分任国民政府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院副院长,并任李宗仁为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李济深为国民政府军参谋部长,何应钦为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部长。
    19日,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王正廷、冯玉祥、宋子文、易培基、孔祥熙、蒋梦麟、王伯群、孙科、薛笃弼,分别为行政院内政、外交、军政、财政、农矿、工商、教育、交通、铁道、卫生各部部长。古应芬为政府文官长。次日,又任命赵戴文为察哈尔省政府主席,任命徐永昌为绥远省政府主席。以蒋、胡合作为中心的国民政府正式建立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4:49 | 查看全部
1912年10月8日 梁启超结束流亡生涯

梁启超
  1912年10月8日,梁启超自日本返抵天津,结束了自戊戌变法失败后长达14年的流亡生涯。1898年,梁启超流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业报》,鼓吹立宪保皇,反对革命。辛亥革命期间,曾试图游说实行虚君立宪制。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鉴于国民党势力日益强大,希望与梁启超合作,和立宪派联手打击国民党。梁启超也希望借此机会回国组建政党。双方达成谅解后,梁启超回国。
  27日,在梁启超的广泛周旋下,共和建设讨论会、共和促进会、国民新政社、共和俱进会、国民协会、共和统一党6个政团合并组成民主党,推汤化龙为干事长,后推梁启超为领袖。民主党称其政纲为普及政治教育、建设巩固政府、拥宪法护自由等,其实际目的在于实现组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5:03 | 查看全部
1910年10月8日 上海银号钱庄纷纷倒闭
    1910年10月8日,上海源丰润银号倒闭,亏损公私银款达2000余万。上海处于惊惧不安之中。商务总会致电清军机处、度支部、农工商部以及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请求大清银行、交通银行迅速筹款500万两,“以挽危局”。两江总督张人骏抵沪,与中外官商筹议,借洋款200万两,大清银行解银100万两。14日,清廷同意张人骏借洋款酌济,并借拨运库存银50万两。该银号的倒闭只是上海金融危机连锁反应中的一环。
    8月4日,上海道蔡乃煌即代表各钱庄与各外国银行商借350万两银,维持上海市面。规定利息四厘,半年一付。8月8日,上海道颁发告示。通令正元钱庄,兆康钱庄、谦余钱庄欠户,从即日起至15日,一律偿还欠款。“凡住居南市城内者,均赴县署缴纳;住居租界者,均赴公共公廨缴纳;住居闸北者,均赴巡警总局缴纳”。13日,鼎余钱庄经理俞召棠、副经理兼跑街赵久康,携带时利和五金号等户存款与帐簿外逃。次日,协丰庄司帐王槐堂因亏空巨款,无法弥缝,携带洋票2万元逃逸。8月15日,晋大、会大、协大、协丰等四钱庄倒闭,上海道传讯四庄经理袁景斋、陈方川、邢承基、连师坤。经审判,交保候讯。17日,元丰、协源、晋源三钱庄倒闭,亏欠华比银行16余万票银。比总领事薛福德臻函上海道,要求援照正元等钱庄办法处置,议借洋款维持。上海道复函指出,元丰等钱庄“只能代追,不能承认”。同时,派差传谕元丰等钱庄,迅速设法清理票款。18日鼎生钱庄倒闭,股东严兆澄赴上海县署,控告经理王调甫与副经理赵养田欲携款逃逸,要求拘捕审理。上海县审讯王、赵两人,当日,鼎余钱庄封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5:18 | 查看全部
1906年10月8日 卷发革命从英国发起
    1906年10月8日,英国伦敦一家美容院率先推出电热烫发器。这种利用电热烫发的器材是由德国美发师卡尔·奈斯里设计的,体积庞大无比,令人惊奇。烫发者须头顶一打以上、重达1400克的金属制烫发夹,枯坐6小时以上,耗时费钱,才能拥有美丽的卷发,但仕女名媛仍趋之若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5:33 | 查看全部
1900年10月8日 孙中山发动惠州起义
  1900年10月8日,兴中会会员郑士良受孙中山委托,率领会党群众600余人在惠州三洲田山寨起义。当北方义和团运动全面展开,八国联军武装入侵之时,孙中山认为武装起义的机会又来了,就亲自率领一部分兴中会会员到香港部署起义,但由于港英当局阻止,无法登岸,便改在船上开会,决定以广东省新安县的绿林和嘉应州三合会为主力,在惠州三洲田山寨起义。让郑士良负责指挥,孙中山自己到台湾设法接济。起义军屡败清军,并很快发展到2万多人,准备打到厦门去迎接孙中山及他的日本订购的一批军火。这时,日本新任首相伊藤博文突然改变了对华政策,下令禁止日本军火出口,并不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台湾活动。起义军血战半个多月,虽然士气旺盛,但弹药已尽,不得已,郑士良只好按照孙中山的指示,将大部分起义军解散,率一部分随从逃避香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5:51 | 查看全部
1856年10月8日 英国制造“亚罗号事件”

广东人民英勇抵抗外国入侵者的场景
  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856年3月,当英、法与俄国进行的克里木战争结束,英国就迫不及待地寻找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自厦门开往广州,停泊黄浦。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苏亚成也是中国人。该船曾被海盗夺去。为了方便于走私,该船曾在香港英国政府领过登记证。10月8日,广东水师船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不想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注册,领有执照,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了英国,无理要求两广总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而实际情况是:执照于1856年9月27日已期满失效,该船被捕获前,已有6天没有挂英国旗了。10月10日,叶名琛派人把审讯证明不是海盗的9名水手送回亚罗号时,巴夏礼拒绝接收。21日,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牒,限24小时内释放全部人犯,并公开向英国道歉。但是当22日,叶名琛把12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连叶名琛送去的信件也拒绝拆阅。23日英驻华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这样“亚罗号事件”成为了英国政府蓄意挑起侵华战争的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8:26:05 | 查看全部
1843年10月8日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
  1843年10月8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虎门条约》原称中英《五口通商附贴善后条款》,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共13款,附有《小船定例》3款。主要内容:一、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有新恩施及各国,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二、准许英人在五口租地造屋,永久居住。后来英国据此加以典解,于1845年在上海强迫清政府划定“租界”,各国相继效法,纷纷在通商口岸建立侵略据点。同一天英国又强迫清政府在虎门正式订立了已先于7月22日公布实施的《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一、明文规定了统一的五分税率,即肯定了无论何种货物,一律值百抽五。二、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中国独立自主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