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0月10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4:34 | 查看全部
1945年10月10日 朝鲜共产党成立
  1945年10月10日,劳动党在平壤成立。面对日本殖民统治留下的混乱和贫穷状态,劳动党团结社会各界群众,实施土地改革和产业国有化等政策,使朝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朝鲜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朝鲜战争结束后,劳动党领导朝鲜人民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医治了战争创伤,实现了民族经济自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90年代以来,由于西方的长期制裁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朝鲜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严酷的考验面前,朝鲜劳动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对策,团结和领导朝鲜人民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克服重重困难,在经济建设和外交等领域开创出举世瞩目的新局面。
  近年来,朝鲜劳动党把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号召全体人民努力把朝鲜建设成为经济强大、科技先进的“强盛国家”,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就。
  在外交领域,本着自主、和平、友谊的原则,朝鲜积极调整外交政策,在拓展多边外交、加强同周边国家关系、发展同西方国家关系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今年6月,朝韩首脑在平壤实现了历史上首次首脑会晤,签署《北南共同宣言》。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朝韩双方按照《宣言》精神,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民间交流等许多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缓和了半岛紧张局势,推动北南关系向着民族和解、团结和统一的新局面前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在“自主、和平、统一”的原则下,北南关系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4:44 | 查看全部
1945年10月10日 国共签署《双十协定》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会谈纪要》在重庆曾家岩桂园张治中寓所客厅内签订。双方代表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和周恩来、王若飞在纪要上签字。
    《会谈纪要》共十二项:(1)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2)关于政治民主化问题(3)关于国民大会问题;(4)关于人民自由问题;(5)关于党派合法问题;(6)关于特务机关问题;(7)关于释放政治犯问题;(8)关于地方自治问题;(9)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10)关于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11)关于奸伪问题;(12)关于受降问题。
    国民党方面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并允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但拒不承认中共解放区的政权和解放区的军队。纪要中说明:“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公平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确定分期实施计划,并重划军区,确定征补制度,以谋军令之统一。在此计划下,中共愿将其所领导的抗日军队由现有数目缩编至二十四个帅至少二十个师的数目,并表示可迅速将其所领导而散布在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八个地区的抗日军队着手复员,并从上述地区逐步撤退应整编的部队至陇海路以北及苏北皖北的解放区集中;政府方面表示:全国整编计划正在进行,此次提出商谈之各项问题,果能全盘解决,则中共所领导的抗日军队缩编为二十个师的数目可以考虑。”
    下午4时,蒋介石赴曾家岩访毛泽东,晤谈10分钟后,相偕乘车赴国府出席鸡尾酒会。当晚毛泽东又应蒋介石之邀,赴山洞官邸畅谈,并即下榻于蒋介石官郏10月11日,毛泽东在重庆住了45天后,上午9时45分在张治中和王若飞陪同下飞返延安,周恩来留在重庆继续谈判。当日下午1时毛泽东等飞抵延安,在机场受到2万多人的欢迎。毛泽东在机场作简短讲话,说明这次谈判己得到初步结果,虽然前面还有困难,但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中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当晚,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会议上,报告重庆谈判情况,会议同意国共会谈纪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4:59 | 查看全部
1934年10月10日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4年10月10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相继失陷,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丧失。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惊慌失措,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10日晚,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率领红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长征。1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由叶剑英任司令员;将中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和军委后勤部、卫生部、工青妇机关组成第二野战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发任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13日,中央军委规定军委及各部队对外使用的代号是:军委为“红星”,军委第一纵队为“ 红安”,第二纵队为“红章”等等。16日,中央红军渡贡水,19日全部进入突围集结地域。21日,中央红军从王母渡、新田之间开始突围。以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红九军团随一军团 左侧跟进;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红八军团随三军团跟进;军委第一、第二纵队居中,红五军团殿后,成甬道式序列继续西进。25日,渡过信丰河,通过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
  长征初期,红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转移到湘江地区。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受到很大损失。在面临覆灭的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改变方向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攻克黎平,强渡乌江,占领遵义。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转战贵州、四川、云南边蜀地区,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进军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5月,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接着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13日到达川西懋功(小金)与第一方面军先到的部队会合,共同北上,翻越梦笔山、打鼓山等大雪山,到达毛儿盖。9月通过草地,到达阿坝等地区。这时,张国焘进行分裂活动,擅自率领第四方面军南下。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进行严肃斗争,坚持北上抗日,攻占腊子口,突破渭水、西(安)兰(州)大道等封锁线,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同第十五军团会合。在一年长征中,红军走过了11个省、2亿人口以上的地区;攻占过62座县城;行程25000里,经历了380多次战斗。第四方面军南下后,终不能立足,被迫于1936年2月退向甘孜地区。1935年11月第二、六军团从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转战湘南、贵州、云南三省,于1936年3月攻占贵州盘县抢渡金沙江,翻越雪山,于6月到达甘孜,同第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第二、六军团及总指挥部和第三十二军组成第二方面军。第二、四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抗日,通过草地,翻越岷山,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第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5:09 | 查看全部
1926年10月10日 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
    1926年10月10日,中国历史博物馆正式对社会开放。1912年 7月9日,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倡议下,成立了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教育部任职的鲁迅为其勘选馆址于国子监。后因国子监一带地处偏僻,屋舍狭隘,1917年迁馆于天安门里的端门至午门一带,以午门城楼及两翼城楼为陈列室,东西朝房为贮藏室。1926年10月10日,正式对社会开放,共有金玉、刻石、针灸铜人、明清档案等10个展室,展品2000多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5:25 | 查看全部
1925年10月10日 故宫首次对外开放
    1925年10月10日,任何一个北京普通百姓都可以到故宫里来悠闲地散步了,皇帝生活的神秘感正在渐渐消失,每个人都可以像走在一个小镇上一样走在故宫宽大的庭院里,想象皇帝及他的家族成员们是怎样在这里统治着一个帝国的。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1月4日,由黄郛摄政内阁会议议决修正清室优待条件。5日,京畿警备总司令兼北京中政督办鹿钟麟向清室宣布,并限令溥仪当日出宫。随后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李煜瀛为委员长,负责清查故宫各种物品,登记造册并加以整理,筹备故宫博物院。
    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乾清宫前举行隆重的开院典礼。市民自发来参观者达5万余人。典礼由庄蕴宽主持,善后会委员长李煜瀛向大会做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筹备建立情况报告。清室善后委员会通报故宫博物院成立情况,并向在场的人们说,从此日起,这个地方属于每一个国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5:35 | 查看全部
1923年10月10日 曹锟就任巨额买来的大总统
    1923年10月10日,心神不定的曹锟兴冲冲地从保定赶回北京,就任大总统的职位。6月初,直系军阀用暴力驱逐了大总统黎元洪后,按宪法规定,总统须由国会选举产生。而国会还不被曹锟所驾驭。于是,直系官僚便利用公民团和军警劝阻议员出走,准备在6月19日国会开宪法会议时,实行逼眩结果,议员具有戒心,拒不出席会议,逼选不成,合法大选更是无望,只剩贿选一途。6月23日,曹锟秘密建立了大选筹备处,下设财政、交际、外交、文书等股。规定议员投曹锟一票,价5000元,总统选出后 1日领款,对于出力大的,另于特别票价。8月24日,吴景濂假借国会名义,利用预备费名目,非法议决:(1)两院每星期开常会时,出席议员均由国会预备费内支给100元。(2)每次开会时发给出席证,然后领取出席费。每个议员每月可领出席费400元,根据大选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论价行贿。王家襄一派得到贿款16万银元,王家襄重坐参议院议长交椅;众议院议长吴景濂一手包办贿选,得贿款40万元;秘密支给各政团首领多达20万元;各省议员头目、政团头目各得特别酬劳费二三万元不等;一般议员票价5000元支票,在曹锟当选后兑现。为了凑足大选法定人数,临时决定即使不投曹锟票而出席者也给5000元支票。10月5日,正式选举,出席议员590人。曹锟花掉1350万元以480票当选为总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5:51 | 查看全部
1919年10月10日 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

孙中山手绘的国民党党徽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并公布《中国国民党规约》。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在东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继续积极从事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活动。1916年护国战争结束,黎元洪继任总统,国会恢复。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总部由东京迁至上海,并鉴于形势变化,认为“破坏既终,建议设始,革命名义已不复存在”,遂下令各地支部停止一切活动。1918年6月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总结教训,认识到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救亡之策,必先事吾党之扩张,故亟重订党章,以促使党务发达”。此后,孙中山积极着手改组中华革命党。
  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正式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党规约》总纲规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凡中华民国成年男女,与本党宗旨相同者,由党员二人介绍,并具自愿书于本党,由本党以给证书,始得为本党党员”;“凡中华革命党党员,皆得为本党党员”。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制度为总理制,设总理1人,代表全党总揽党务。党本部设立总务部、党务部、财务部,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指定居正、谢持、廖仲恺分任3部主任。本部设在上海,下设总支部、支部、分部。党名加“中国”两字,以区别于原国民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6:09 | 查看全部
1913年10月10日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正式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合影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为攫取大总统的职位,袁世凯费尽心机。8月5日,他指使黎元洪、冯国璋、段祺瑞等19省区军事长官通电主张先选总统,后制宪法。进步党为讨好袁世凯,竭力捧场;国民党也不敢抗命。9月5日,参、众两院决议通过先选总统案。10月4日,宪法会议赶制出《大总统选举法》。
  为了赶在武昌起义两周年纪念日登上总统宝座,袁世凯胁迫国会于6日仓促进行总统选举。一大早,他派出拱卫军司令李进才率数千军警、流氓、地痞,改穿便服,打着“公民团”的旗号,把国会围得水泄不通,声称“非将公民所属望的总统于今日选出,不许选举人出会议场一步。”袁世凯亲信梁士诒高价收买100余名议员组成的御用公民党更是积极拉票、活动。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议员们忍饥挨饿,连续投票3次,终以703票中507票赞成,选出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在闹剧中登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6:20 | 查看全部
1913年10月10日 巴拿马运河开通
  1913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今天在华盛顿按下启动8吨炸药装置的电钮,炸开了巴拿马运河最后一道障碍,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海水同时汇入运河通道内。小型船只已可在河道内行驶,较大型船只的航道则可望在数星期内开放。运河的全长约83公里,宽152至304公尺,两端各有3对水闸。船舶通过运河约需7至8小时。
  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挢梁”之称。
  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最窄处为152米,最宽处为304米,从运河中线分别向两侧延伸16.09公里所包括的地带,为巴拿马运河区,总面积为1432平方公里。
  这条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534年,当时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就曾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勘察,并计划在其最窄的地段开凿一条运河,但因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和施工能力,西班牙人只是沿山脚用鹅卵石铺就了一条穿越地峡的驿道。
  1881年,曾成功开通苏伊士运河的法国运河公司首先获得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但由于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此项工程于1889年被迫中断。
  1903年,美国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并与刚刚成立的巴拿马政府签定了《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该条约,美国享有在巴拿马开凿运河和“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和运河区的权利。美国一次性支付给巴拿马1千万美元作为所谓“签约补偿”。
  1914年,50多个国家的劳工终于用他们的血泪换来了巴拿马运河的通航。
  开通后的巴拿马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海运业的发展。目前,已有占全球贸易运输量5%的货物通过该运河被送往世界各地。美国 日本和中国是巴拿马运河最大的三个使用国。
  1996年,香港和记黄埔集团有限公司获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波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管理期限为25年,到期后可再延长25年。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投资1.2亿美元对这两个港口进行现代化改造,使港口吞吐量提高了4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08:26:44 | 查看全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汉口宝善里14号
  1911年10月10日(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谱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新篇章。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沦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但是这些斗争都是自发的,缺少组织和领导。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理论,组织革命政党,先后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虽然遭到了失败,但每次起义都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
  湖北位居长江腹地,武汉素称“九省通衢”,是水陆交通中心。帝国主义各国早就在这里辟租界,开商埠,办工厂,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城乡各个角落。这就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使农村经济破产,人民被迫走上革命的道路。1904年7月,武昌出现了第一个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随后又陆续成立日知会、文学社、共进会等秘密革命组织。湖北革命党人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在士兵中发展革命组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工作,直到武昌起义前夕,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同盟会领导人决定把革命的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推动下,实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大联合。夏天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预示着全国革命风暴的到来。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统治者的武力减弱,武昌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9月24日,文学社与共进会在武昌举行联席会议,推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孙武为参谋长,制定了起义计划。但实际起义并没有按预定计划进行。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革命总机关赶制炸弹时不慎爆炸,文件全被俄国巡捕搜走,机关暴露。蒋翊武得知此消息,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当晚起义。但因命令未能及时送到,起义没有实现。湖广总督瑞澄下令搜捕党人,武昌机关遭到破坏。10月10日,瑞澄继续按册捕人,形势十分严重。在这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动联络。当晚7时过后,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后队正目(相当班长)熊秉坤领导该营首先发难。他率领十多名革命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守库的本营左队士兵鸣枪配合,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工程营左队队官(相当连长)吴兆麟被推为临时总指挥。当天夜里11时左右,革命军以工程营为主力,分三路向督署发起猛攻,督署守兵千余人以强大火力阻击,各路大军均不得手。午夜时分,发起了第二次进攻,瑞澄闻炮丧胆,从督署后墙凿洞逃遁。次晨2时,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终于在黎明前攻下督署。武昌起义胜利了!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这是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胜利。消息传出,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动。
  武昌起义枪声一停,湖北军政府即于11日在武昌宣告成立。由于原来的起义领袖被捕、被杀、受伤或逃匿,群龙无首,加上革命党人没有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社会上有“名望”的人才能号召组织政府,于是拥戴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推举湖北咨议局议长、立宪派首领汤化龙为总参议。黎元洪料想革命不会成功,推托不肯上任。革命党人便组织谋略处,担负军政府的领导责任。五天以后,黎元洪再也拖不下去,见清王朝大势已去,才宣誓就职。他上台后,谋略处即被撤销,军政府被改组,立宪派分子及反动官绅纷纷挤进革命政府。革命党人虽然与之进行反复斗争,终究未能扭转以黎元洪为首的旧官僚、立宪党人控制湖北军政府的局面。
  湖北军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又公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主权属于人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在中国第一次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此外,军政府发布各种文告,号召各省起义,促进了革命的继续发展。在外交政策方面,军政府宣布所有清政府以往与各国缔结的条约继续有效,赔款、外债照旧按期偿付,各国在华既得利益“一体保护”,表示革命“并无丝毫排外性质”,这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极大震恐。帝国主义各国迫于革命形势,不得不宣布“严守中立”,同时又派军舰集结武汉江面,作武装干涉的准备。清廷则于10月12日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两镇南下进攻革命军,14日再度起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委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袁世凯想趁机攫取更大更高的权位,以“足疾未痊”为理由假意拒绝出任,直到清廷委他为钦差大臣,给他统率水陆各军的大权,他才“出山”南下。10月17日清军不断向刘家庙增兵,于是爆发了阳(汉阳)夏(夏口,今汉口)战争。湖北革命军民奋起保卫武汉,群众踊跃参军,几天之内,军政府扩军达四万人。新兵奋勇投入战斗,工农手持刀矛助战,19日大败清军于刘家庙,首战告捷,汉口全市张灯结彩庆祝。27日,袁世凯命第一军冯国璋部反攻,刘家庙复陷敌手。次日革命军又退大智门。清军纵火劫市,大火延烧三昼夜,汉口繁华之区化为焦土。11月1日汉口失陷。3日,由上海赶来武昌不久的同盟会领袖黄兴受命为战时总司令,16日率部偷渡汉水,反攻汉口未克,次日退守汉阳。21日清军进攻汉阳,黄兴率革命军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27日汉阳又告陷落。历时一个多月的阳夏战争结束。革命军维持住与清军隔江对峙的局面。
  武汉地区的军事遭到挫折,但武昌起义造成的革命形势是反动力量无法扭转的。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独立,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最后终于推倒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尽管以后还出现过几次短命的复辟丑剧,武昌起义终究导致了中国2000多年来封建王朝统治的结束,它的历史意义是不能抹煞的。
工程第八营起义领导人熊秉坤
湖北新军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
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了湖广总督署。
彭楚潘
刘复基
武昌中和门
镇压武昌起义的湖广总督瑞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