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谢文华
宜春日报社副调研员
互联网时代,地市党报一级的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强大的挑战,其传统的传播方式、办报思路、体制机制都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果不转变传统的办报思路、更新传统的办报观念,终将被时代淘汰。
一、新媒体的发展及传播特点
从1994年互联网进入我国,今年刚好满20年,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缔造了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财富神话,而且在信息传播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相对于原有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它被称为“新媒体”、“数字媒体”或“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媒体传播特征主要可归纳成二大类,一是从其传播的信息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看,它具有数字化、全球性、信息的丰富多样与无限性、可存储、易复制、易检索等特点;二是从其传播方式上看,具有迅捷性、发散性、交互性等特征,这些特点使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时具有很强的优势,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当然,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有优势也有弱点,互联网传播信息最明显的弱点有五点,一是影响人的健康,特别是易引起眼睛的疲劳及视力下降;二是信息的鱼目混珠及虚假信息的传播造成公信力下降;三是给信息诈骗不法分子提供土壤;四是数据安全隐患较大;五是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传播不利于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给社会稳定也会带来影响。
二、正确认清报纸的传播优势
有人曾经做过考证,说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诞生在公元713年,也就是唐开元元年,当时的宫廷印刷了一份报纸叫做《开元杂报》,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说明报纸还是有生命力的,不会说消亡就会消亡的,概括起来,报纸的传播优势主要表现在:1.强大的公信力。地市党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立了严格的编采体系,从业人员素质都比较高,传播的信息准确、真实、可信度高,这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2.阅读方式环保、方便。纸媒的阅读过程具有无障碍、无干扰、无消耗、无噪音、无辐射、保护视力的绝对优势。3.信息阅读的反复性。报纸上的信息可反复阅读、查核,可做资料保存。4.信息的深加工。
三、新媒体时代报纸如何做新闻
不可否认,新媒体时代大背景下,报纸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因此,要适应这个时代,关键要做好自己的事。只有转变传统的做新闻的思维、观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有市场、有出路。
一是从做宣传向做新闻转变。有人这样概括宣传和新闻的不同。宣传:作者授其理;新闻:受者晓其理。翻开我们的地市报纸,真正做新闻的很少,大都在做宣传,呆板、生硬、直接。要按新闻规律改进时政报道,有人提出用三条标准来改进会议及领导人活动报道,这就是,看是否有新闻价值,看是否有社会效果,看公众是否接受。这方面《新京报》做得很成功。比如习总书记到北京视察,该报做的报道标题为《习近平问:地沟油哪去了,北京还有很多令人揪心的问题。》
二是从以正面报道为主向以正面效果为主转变。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方针,但是,有些正面宣传未必能达到正面效果。有些负面报道也可能引起正面效果。因此,要特别注重正面宣传的艺术性,不过分夸大,不照抄照搬,不生硬呆板。互联网时代,问题捂是捂不住的,关键要选择好舆论报道的角度,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提出新闻报道要有魅力的观点,他认为要将高大上做成平民化、接地气、有味道、易接受,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是从以文字报道为主向以信息图表为主转变。有人曾做过读者阅读习惯的调查,结果发现,文字阅读率为25%、标题的阅读率为50%,而图片及图表的阅读率为85%,特别是图表,具有形象、直接、阅读率高、传播信息效率高等特点。因此,报纸要多用图表来解读新闻,特别是重大事件、专业领域等更适合用图表来报道。在报道这些题材时使用新闻图表一目了然,读者爱看。如本报高铁开通的专题就大量运用了图表,做得很成功。
四是从提供信息向提供服务转变。读者是报纸的上帝,离开了读者,报纸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深刻了解读者的需求,乐于和读者交朋友,善于拨动读者的心弦。长沙晚报建立了一个呼叫平台(热线96333),读者拨打这个热线,就可享受到家政服务、票务服务、婚庆服务等,福州晚报还打造了“超级读者俱乐部”,通过这个平台给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五是从与新媒体竞争向与新媒体融合转变。媒体的竞争由来已久,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的竞争之战打了几十年,谁也没有打败谁。这说明,媒体的竞争不重要,重要的是融合。传统媒体要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与新兴媒体进行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传统党报的记者、编辑更应转变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学习网络新闻的采写、编辑技术,实现报网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