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月19日下午,笔者来到保定火车站棉麻库专用线,这里消防明示牌、消防器材处处可见,自备消防车整备待发。突见不远处有一个熟悉身影,这不是货场装卸司机安志国吗?令人吃惊得是他开着一辆抱车,正从铁路棚车里一趟趟“抱着”大件棉花开往仓库。
“他怎么会在这儿?棉花不是一直用人力卸吗?”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上前想看个究竟。
见到笔者安志国在车上笑着挥了挥手,脸上淌下汗珠,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但表情还蛮轻松。
“真好哇,我们有活儿干了,这对于我们拿‘纯计件’工资的装卸职工来说就意味着收入有保障了,而且还不少哩!”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笑得合不拢嘴。
“你怎么来这里干活儿了?”
“这还得说咱们苏主任,对装卸精细化管理敢打破长年延续‘机械与人力分家’的管理模式,让机械代替人力提高装卸效率。棉麻库每天都要卸100多吨棉花,原先一直用人力,每件400斤的棉花卸得慢,有时赶上车内棉花码放挤紧的时候蚂蚁啃骨头,五六个小时卸不动一个车,企业急得不行。现在使用抱车,两个小时60吨棉花准卸完。这可是我上班32年第一次在场外干活儿啊。”
笔者知道,他所说的苏主任是货场主任货运组织员苏连元。使用叉车容易与车底板磨擦产生火花,抱车虽不产生磨擦,但排气口热气也是一大隐患。相比之下人力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系数高,这也是棉麻库长年使用人力卸车的一个主要原因。
安志国可能看出笔者的疑虑,连忙解释:“你看,这一招儿多灵,排放出的热气再也喷不到棉花上了!”顺着他的手指看,原先在车底与地面平行的排气管,经过焊接延长已经与车顶平齐了。
“企业虽赞同这是一个好方法,但当时能看得出他们并不放心,只答应试卸一天。那一天我们一会儿就卸了240吨,企业派人全程监控,最后彻底消除了顾虑,连说‘怎么原先没有想到这个好方法’。”
原来如此,笔者深感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好处。随后来到专用线货运员办公室,货运员何青松正在计算棉花卸车时间,他说近期将到达6000多吨。当说起装卸职工“计件”收入时,他简单地算了算:棉麻库专用线每年装卸棉花2.5万吨,若每吨装卸车费按现行7.60元计算,一年来下有19万元收入。机械代替人力,省时提效,省力增收,路企双赢! (齐立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