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陈少峰来源:中国网
国内企业投资的数据一般很少公开。国企没有,民企也没有。只有那种比较规范的,像投资那些美国比较有名的公司,一般是会公开的,这个是保不住的。但是大部分投资数据可能就无法找到,民企在国内的数据都找不到,还想找它跑到海外的数据,这是不大可能的。
一个最直白的例子就是书画市场拍卖。这几年,书画拍卖市场在走下坡路,但是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中国在拍卖市场排在第二位,一年拍卖大概有几十亿美元。其实中国艺术品的私下交易金额,据推测是3-10万亿一年。中国的书画市场早在若干年之前就是美国的好几倍,根本就不是现在公布的这种市场份额。但是因为它没有进行公开的交易,所以就没有记录。比如互相交易一个翡翠,1800万,直接把钱打到卡里,你没法统计。因为一统计,就要交税。所以中国古玩艺术品产业很多都是私下交易。
我们在做艺术品这个领域的时候,要找到两个数据,一个是公开数据,一个是我们推测的数据。我们根据行业协会来推测,中国现在有六千万正式会员,我们统统把它叫艺术品,反正是收藏,有的是一千八百万,有的是几千块钱,合起来这个交易平均也有十万块钱,而且我们只认定一个人一年只交易一次。可以看出,中国的艺术品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为什么光一个书画就达到上百亿,因为是私下买的,买完以后药送个给官员。其实这中间是有两笔交易的,只不过后一笔交易没有统计。我买完,他再送给他,其实是两笔交易,我本来是应该卖他给的,只不过我卖完以后又替他出了钱,这个过程有两笔交易都是没有记录的。
所以我们现在做的这个报告,说实在的也是按照我们尽可能能做到的那个程度,尽可能做得对一点。我们不要太拘泥于数据,而是要比较多的去关注行业的变动以及对这种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一种分析。所以数据分析不是最主要的,我们不是静态的报告,而是希望在这个报告当中去找到一些点,这些点能够反映这个行业的变化。这是从产业报告角度来说的。
从企业报告角度来说,希望让人们看到企业对文化产业的贡献情况。比如现在有哪些企业来做文化产业,比如房地产企业打着文化的旗号来做房地产,这是一个很大趋势。这意味着房地产公司现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真想做文化产业,一种是利用文化的名义来做地产。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意味着越来越离不开文化产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再看一下房地产业实质的投资,就会发现现在跟过去是有一个巨大变化的。过去做文化产业的人只要找投资,投资人一定会问你有没有地,现在他就很尴尬了,因为现在地给你也没有什么用,关键看你能不能卖得出去。所以现在的一个判断就是,接下来房地产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所谓大的问题并不是说没有房地产了,而是说房地产的发展速度没有那么快了。你盖的房子可能很快卖出去,也可能没那么快,因为大家对买房持观望的态度。一旦观望的话,你卖的速度不快,你套现的速度就慢,你赚的钱少甚至亏本,这是一个情况。
另外一个情况是什么呢?现在好多家庭装修都在网上。也就是说,将来百货的空间都会留出来了。现在文化产业有两个来自房地产的好消息。一个是房地产赚的钱有些人不愿意继续投在房地产上面了,投在文化、旅游等方面。万达也在转变,但是万达处在两难。一旦万达快速进入网络的话,基于规模巨大的房地产、住宅和商业的领头羊地位,大家都跟着他跑,那样就会很麻烦。但是他如果不赶快往互联网这个方向发展,等到京东等都已经巩固江山再进来的话,消费者的习惯已经稳定了,又得花血本跟人家进行新的降价竞争。所以现在万达船大反而很难调头。
刚才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房地产公司的钱投到文化产业上,另外一个问题是将来有很多百货商场空出来,做一些体验性的文化产业。所以尽管现在房子还很贵,办公房子也很难降下来,但是再往上升值的空间也不大。现在很多企业倒闭,我们了解到今年的报业全线亏损30%,但是在它的报告里面竟然还说每年都在增长。所以我们文化产业的机会还是会比较多一点。但是因为所有文化产业都转移到互联网上了,所以在写报告的时候就会面临着所有文化产业都在亏损,好的案例越来越少。因为传统行业都在走下坡路了,将来好的行业、好的案例都会比较集中,比如说旅游演出,很多高端旅游都没了,演出下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