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12 22:47:42
|
查看全部
“斥巨资迎娶洋奶牛”
乳业国际化首先需要资源全球配置
蒙牛近来之所以又成为舆论的热点和焦点,主要是因为花3亿多元勇夺央视2010年广告标王。但对于乳业界来说,更大的新闻是蒙牛又斥巨资“迎娶”洋奶牛。
11月24日,来自澳大利亚的2958头纯种荷斯坦奶牛抵达福建厦门东渡码头。随后,这批特殊的客人由专门的团队护送,运往蒙牛所属的陕西省宝鸡市现代牧场,用于改良当地奶牛品种。而就在半年前,来自新西兰的1766头荷斯坦奶牛同样也是在厦门登陆,后被运往蒙牛旗下的马鞍山现代牧业集团四川洪雅牧场。这意味着,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奶牛品种的荷斯坦奶牛,已成为蒙牛现代化大型牧场奶源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这种“不远万里迎娶洋奶牛”的新闻对蒙牛来说已不新鲜,引进纯种荷斯坦奶牛提高原奶品质也已成为蒙牛奶源建设的“公开秘密”。但是当把这种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的行为,与“世界20强”的结果联系起来时,人们才第一次真正注意到蒙牛在战略布局上的前瞻性。
“全球化竞争的首要前提就是参与全球化的资源配置。”杨文俊如此定位蒙牛迎娶洋奶牛战略。
他介绍说,蒙牛的牧场发展战略是向生态草原牧场方向发展,牧场建设是蒙牛目前的主要工作。
目前,蒙牛在奶源上的布局已经率先完成,并已形成中国南北纵深的格局。此前蒙牛利用过去积累的奶源优势,在内蒙古、河北、湖北、四川等地已经建成、参股万头奶牛牧场11座,源自现代化牧场小区的原奶已经超过2/3;蒙牛今年在四川洪雅、眉山等地的万头奶牛牧场将陆续竣工;蒙牛今后还将陆续投资建成20-30座大型牧场。
业内人士据此判断,在可预期的未来几年内,蒙牛将是行业内第一大牧场奶源拥有者,这也将成为蒙牛冲击“世界乳业10强”的有力砝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