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圈内现“以画换石”迹象疑炒作
近日,继北京媒体的报道之后,观赏石的主要产区广西也出现报道四大名石演绎疯狂的现象:价格暴涨、价格体系混乱、市场鱼目混珠。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有的商家把一些石头吹得天花乱坠,实际上却可能是未曾闻其名的品种。有的商家胡乱开价,动辄数万元,有的甚至数十万元。“有的商家口才了得,抓住你非要把一块石头讲成山水、人物、花鸟,其实都是他自己想象的,像与不像,只在一念之间。”朱先生有多年的收藏经验,但是对于奇石的收藏不甚理解,“有的地方挖到了新的石种,就倾所有人力用尽办法来炒作。要知道一旦真的能炒起来了,他们就等于‘遍地是黄金’了。”
玩石20年的行家伍仲凯告诉记者,奇石的市场价格确实越来越贵。比如以前卖几十元的广西化石,现在卖几千元,市场上数百万元的奇石已经不稀奇:“一个广东的企业家在北京发展,之前用60万元买了一块大化石,最近宣布5000万元也不卖,还有的藏家更‘干脆’,直接给自己藏的大化石开价1亿元。”
推高奇石市场的不仅仅是中国收藏者。伍仲凯刚刚参加了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一块旧的英石才40厘米高,估价已经是2万~3万美元,最后以4万美元左右的价格成交。近几年,外国的主要拍卖会上开始出现观赏石专场,每次几乎没有拍品流拍,单件成交价至少为数万美元。而境外收藏者圈里也兴起了收藏热,但大多喜欢古代的观赏石。此前我国香港曾一次性拍卖10块观赏石,每一块成交价都达到100万元左右,买家就多为外国人。
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还推出装饰艺术品的专场拍卖会,拍卖封面就是一块很小的观赏石,最后拍出高价,有业内人士透露买家是一位当代艺术家。“包括广州画家在内,很多艺术家都收藏奇石。” 伍仲凯曾在广州、上海、北京组织过奇石的专场拍卖会,知道哪些艺术家对奇石情有独钟。“对于画家来说,拿自己的一幅作品换一块石头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有的画家一幅画的市场价格就是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那是否意味着石头也值这个价格?到底是谁赚了?”曾经有一位岭南的大名家告诉他,画一幅画不过1个小时,奇石的形成却是上亿年,所以自己用画换石是“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