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小说家言,在欧美,制假卖假的人真不少,而且走专业化道路,形成一个隐形的行当。上世纪有个叫埃尔米尔·霍里的匈牙利人,本来很有绘画天赋,却拉起一帮同好,专门制作毕加索等大师的假画,被誉为“赝品画大师”。
一个更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假画大王是德国人沃尔夫冈·贝尔特拉奇,在过去几十年里,他假冒印象派艺术大师恩斯特等人画了近50幅名画,有的居然被评论为画家“最好的作品”,赚钱三四千万欧元。2011年,他和妻子分别被判处6年和4年监禁。
洋人是否已开始造中国文物的假,我没有事实依据,不敢妄下结论,也就不敢妄断“乾隆御制”的真假。但既然中国文物行情高涨,洋人造假不仅可能,而且“很有必要”。造毕加索的假可以赚钱,造中国文物的假动辄可以卖到几千万上亿元,则洋人何乐而不为之?
在国内,文物造假已是公开的秘密,近年来艺术品金融化,各种文物不论真假,先筹钱买进,再到银行抵押贷款几亿元,就可以拿去炒股挣快钱。2011年的“金缕玉衣骗贷案”,骗子们假造一件“金缕玉衣”,专家竟然估值24亿元。近年故宫花数千万元从日本购进的《研山铭》、《出师颂》,真实性也广受质疑。
我们不得不承认,英国人、日本人从中国抢走了很多真文物,但这能证明他们卖给中国的是真东西?手里有真货,叫卖也可以是赝品。有人说,中国文物现在没人能够复制成功,这真是低估了赝品大师们的手段了。(作者:杨于泽)
来源: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