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6|回复: 5

[散文 随笔 杂文] 垂髫往事

发表于 2014-10-13 21:45: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雪莹忆湘

童年是一个永远值得回味的美好之梦——题记

我的童年是在关东的一个古朴小镇度过的。

也许是上天的恩赐,让我降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在那个学“黄帅”反对“师道尊严”的年代,父母亲的教师职业被贬为“臭老九”;虽然如此,他们给儿女营造的环境却是温馨祥和充满文化氛围的。

当时,父亲和母亲的工资加起来还不足一百元,生活算不上富裕,但也不至于拮据,除了一家人的开销外,还能余下一部分钱。
父亲利用这一部分余钱买来各类书籍,以此来填补精神文化生活上的贫乏。

五几年毕业于“东北师大”的父亲,对于我的教育是超前的,要求也是近乎于苛刻的。
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从学校带回来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同母亲一起不厌其烦的教我识字、学算术。
天资并不聪颖的我,曾一度让他们很失望。
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自己的文化底蕴传承给女儿,可刚初涉人事的我根本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往往他们在那里磨破了嘴皮,我这边还是照玩不误。
虽然文化在当时被贬为无用,但他们还是认为多学知识可以充盈人的一生。
于是,我就在懵懂中接受着他们的早期启蒙教育。

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孩子是接触不到什么娱乐节目的;家里唯一的娱乐工具就是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天从那里面收听着我认为很神奇的一些节目;其实也没什么内容,很大一部分是些政治新闻播报,或者是样板戏的唱段,对于孩子而言是毫无吸引力的,而真正能让我感兴趣的是每天必播的少儿节目,每等到播出时间,入迷似的听播音员讲关于小朋友的一些趣事以及让人产生遐想的童话故事。

除此之外,唯独能把我和小伙伴们像磁铁一样吸引住的,是我弟弟的宝贝木箱子,那里面装满了我父亲给他买的各种小人图书,什么小兵张嘎、鸡毛信、沙家浜、红灯记等,虽然有的内容并不是孩子所能接受的,甚至是看不懂的,可我和小伙伴们居然如似珍宝地抢看着,就像婴儿吸允母汁一样咀嚼着在那个年代并不多得的非常单一的精神食粮。
     
    虽然我的童年是处在“十年浩劫”后期,社会的动荡劫难给人们造成了过多的痛苦与伤害,但我在父母的呵护关爱下,远离了那场劫难给孩子身心造成的致命“辐射“,同时在他们精心培育下健康的成长着,无忧无虑的度过了那美好的童年!

后记——现在,高水平的教育引导着孩子们学习上的腾飞,高科技的玩具开发着孩子们的智商,课余后的棋琴书画培训提升着孩子们的文化底蕴,可爱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被幸福的蜜汁浸润着,也许孩子们永远不会知晓父辈或者爷爷辈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21:48:28 | 查看全部
可爱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被幸福的蜜汁浸润着,也许孩子们永远不会知晓父辈或者爷爷辈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4 08:31:2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4 16:24:12 | 查看全部
几日没来了,路过支持一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5:45:5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鲁宝林于2014-10-14 16:24发表的  :
几日没来了,路过支持一下哈
谢谢老师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15:46:04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刘纯庆于2014-10-14 08:31发表的  :
          
谢谢老师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