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0月14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3:13 | 查看全部
1972年10月14日 我国与马尔代夫建交

马尔代夫国旗
  马尔代夫,全称马尔代夫共和国。源于主岛马累岛,意为“花环群岛”或“宫殿之岛”。位于印度半岛西南印度洋中的岛国,地跨赤道南北。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21.4万(1990年3月统计),均为马尔代夫族。迪维希语为官方语言。伊斯兰教为国教。首都马累。自然资源匮乏,经济比较落后,渔业和旅游业为国民经济主要部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4857拉菲尔 (1992)。主要农产品有小米、玉米、椰子、香蕉。工业仅有小型船只修造、鱼和水果加工。出口鱼产品和成衣;进口纺织品、石油产品、食品和日用品。公元前5世纪雅利安人来此定居。公元1116年建立苏丹国。16世纪起受葡萄牙、荷兰统治。1887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52年英承认马为英联邦内共和国。1865年7月26日(国庆日),宣告独立。对外奉行和平、独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希望得到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同情和援助。1972年10月14日中马两国建交。
印度洋上的美丽群岛——马尔代夫
椰子树与渔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3:33 | 查看全部
1952年10月14日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阵地的志愿军战士依托抗道工事发起反击
  1952年7月,为了寻求朝鲜战争战俘问题的解决,中方谈判代表向美方提出了双方所俘获的武装人员全部遣返的原则。而美方仍坚持“自愿遣返”的主张,并于10月8日又蛮横地片面宣告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接着,10月14日向上甘岭志愿军两个连的阵地发动了进攻。美方名为“金化攻势”。
  上甘岭,位于我军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南麓,阵地突出,直接威胁着对方金化防线。对方为了对我军施加军事压力,为了造成在谈判席上的有利地位,为了改善其在金化地区的防御态势,故向我军发动了十分猖狂的进攻,是一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攻势,企图迫使我军让步。敌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敌人虽然使用世界战史上空前集中的炮兵,但打不破志愿军的钢铁防线。志愿军参战部队共4万余人。他们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英勇顽强地抗击进攻之敌,每一表面阵地都反复争夺数次,战况空前紧张激烈。
  在战斗中,涌现了有以身体堵塞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在最后一口气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特等功臣、一级英雄排长孙占元;有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坚持阵地战斗,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40余次冲锋,毙伤敌人280余名,守住了阵地,立特等功、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有通信英雄牛宝才,战斗中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一息,用自己的身体连接被打断的线路,保证了指挥联络畅通,立特等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人飞机270余架、坦克14辆、大炮60余门。粉碎了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亲自指挥的攻势,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坚守防御战的范例。“联合国军”发动此次攻势的目的是企图扭转战场上的被动局面,然而结果却相反。当时美联社报道说:“这次金化的战役,现在已到了朝鲜战争中空前未有的激烈程度。在人员的伤亡和使用的大量物质上,除了1950年盟军在北朝鲜的惨败情形外,是空前未有的”。
新战士胡修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3:45 | 查看全部
1951年10月14日 中美洲国家组织成立
    1951年10月14日,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5国在萨尔瓦多首都圣·萨尔瓦多签订《中美洲国家组织宪章》,成立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美洲国家组织”。其宗旨是加强中美洲国家的团结,通过联合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1962年8月,5国成立中美洲共同市场和银行后,签署新宪章,进行改组,总部设在圣·萨尔瓦多。机构包括总统会议、外长会议、经济理事会。外长会议一般每年一次。出版刊物《教育新闻公报》和《劳工新闻简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3:59 | 查看全部
1944年10月14日 纳粹德国元帅隆美尔自杀
  埃尔温·隆美尔(1891~1944),纳粹德国元帅,生于海登海姆。曾参加一次大战,立功受奖。1939年担任希特勒警卫部队的头子。二次大战中曾指挥坦克部队进攻法国和在北非作战,被称做“沙漠之狐”。因涉嫌参与1944年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行动,同年10月14日,被希特勒逼迫自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4:13 | 查看全部
1920年10月14日 唐山煤矿瓦斯大爆炸 死亡450人 伤百余人
    1920年10月14日,唐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惨案。10月初,唐山煤矿工人即已发现瓦斯气含量过高,要求停工。比利时籍矿师却说:“只知道要煤,不知道什么气不气,”逼迫工人继续采煤。14日,煤矿发生巨大的瓦斯爆炸,工人当场死亡450人,伤百余人。
    惨案发生后,煤矿工人与各界人士十分愤慨,《劳动界》、《晨报》等纷纷予以报道,揭露资本家图财害命的行径。北京政府农商部调查后,亦承认是矿局责任,应该增加安全设备与措施;但又以该矿为中英合办企业,推托与外交部门协同办理。最后,外国资本家仅仅给每名死难矿工家属60元的抚恤金,将这一惨案草草了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4:32 | 查看全部
1918年10月14日 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此为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也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校长蔡元培为该会拟定了简章,规定其宗旨是“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新闻的范围、选题、采访、编辑、通讯方法以及报社和通讯社的组织等。会长由蔡元培担任,由留美归国的徐宝璜教授和著名记者邵飘萍任导师。徐、邵等利用星期日上午给会员讲课,传授新闻学知识。
  该会还出版了《新闻周刊》,这是当时中国唯一传播新闻学知识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采用横排式的报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4:45 | 查看全部
1911年10月14日 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
  1911年10月14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统率北洋军队南下镇压革命。武昌起义后,清廷十分恐慌。列强一面调集军舰集中于武汉江面,一面要求清政府起用两年前罢职的袁世凯。美国代表入宫要清廷以袁世凯“作为朝廷的顾问兼皇权执行者”。清政府被迫以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袁世凯乘清廷之危,进行要挟,故意迟迟不出。10月27日,清政府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各部大臣亦都解职。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5:04 | 查看全部
1902年10月14日 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位于景山东侧马神庙街的京师大学堂
  1902年10月14日,京师大学堂经过一段时期的筹备,正式举行了招生考试。为作好招生工作,京师大学堂向全国各省督抚发出了通知,要求各地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各地方官接到通知后,先在本地选拔,择优录取,然后再送到京师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京师大学堂这次招生的首先是速成科。考生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这种评分办法是中国高等学校以60分为及格标准计算学生考试成绩的开始,这次考试也是京师大学堂第一次举行的较正规的招生考试。本次共录取200名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5:16 | 查看全部
1890年10月14日 艾森豪威尔出生
    1890年10月14日,戴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
    艾森豪威尔幼年家贫,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指挥一个坦克训练中心,工作出色,擢升上尉。1922—1924年在巴拿马运河区服役,深受F·康纳将军激励。在康纳帮助下进入莱文沃思指挥与参谋学校,因成绩优异又入陆军学院深造,1928年毕业。后被派往法国编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要览。
    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D·麦克阿瑟的助理,两年后随麦克阿瑟前往菲律宾,帮助重建菲联邦陆军,晋升中校,德国入侵波兰后自菲返美。1941年3月升上校,任第3军参谋长。因在一次有50万人参加的军事演习中计划调度有方,受到陆军参谋长G·C·马歇尔的赏识。本年9月升准将,12月美国参战后马歇尔任命他负责作战计划处,准备盟军进攻欧洲的战略。1942年3月调任作战处长,升少将;6月,马歇尔遴选他为驻欧美军司令。
    在军事生涯并不辉煌的背景下,他的迅速晋升得益于他对军事战略的洞悉、卓越的组织才能以及说服、斡旋和乐于接受意见的能力。不同背景和不同国籍的人都为他的友好、谦逊、乐观而留下印象,喜欢他,信赖他。7月晋升中将,受命指挥盟军在法属北非实施“火炬作战方案”。这是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这次进攻于1942年11月8日开始,翌年5月胜利结束。
    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决定与曾同德国人合作过的法国海军上将J·F·达尔朗一道工作,引起盟邦的抗议,但罗斯福总统支持他的行动。本年2月晋升上将。后指挥雄心勃勃的进攻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的行动,结果于1944年6月4日占领罗马,与此同时,他参与制订了横渡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的计划。
    1943年12月24日他被任命为盟军远征军最高司令,旋即前往伦敦准备实施登陆行动。1944年6月6日,他不顾天气恶劣下令渡海,约4000艘舰艇和l00万大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始向法国中部推进。8月25日解放巴黎。12月在阿登粉碎德军的疯狂反击。翌年3月越过莱茵河。5月7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4年12月艾森豪威尔升为五星上将。
    1945年6月凯旋归国,11月杜鲁门总统任命他接替马歇尔为陆军参谋长,领导复员和使各军种置于集中领导之下。1948年5月退役,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本年秋他撰写的《欧洲十字军》一书出版,畅销一时,使他成为富翁。军人的训练和经历并不适合大学校长的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干得并不十分成功。1950年秋,杜鲁门任命他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1952年6月他辞去军职返回美国,投身竞选总统的活动,最后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身分竞选获胜。
    对外政策方面,他与国务卿杜勒斯致力于结束朝鲜战争和构筑集体防御协定,就任后即访问韩国,可能部分由于斯大林逝世,终于1953年7月谈判达成停战协定。同年12月,提出“原子能用于和平”建议(它终于在1957年由62国建立国际原子能机构)。1955年7月英、法、苏首脑在日内瓦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上,提出“开放天空”的建议(即美苏相互允许对己方军事设施进行不断的空中视察)。尽管受到世界舆论的欢迎,但为苏联所拒绝。1954年9月组建了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12月与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1956年他在大选中蝉联总统,而反对党(民主党)则控制着国会。1957年1月,他向国会提出所谓的艾森豪威尔主义,许诺向任何要求援助抵抗共产主义侵略的中东国家派遣军队。1957年9月当阿肯色川长O·福布斯制止取消公立学校种族隔离制度时,他派千名联邦军队进驻小石城。1957年通过1875年以来第一个《民权法案》。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他采取措施增拨空间研究费用,并建立国家航空和航天局。1959年春杜勒斯死后,他更突出自己对外交政策的领导作用。相继访问欧洲、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改善与苏联的关系,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1960年5月,美国U·2高空侦察机在苏联上空被击落,使他回访苏联的计划被取消。1961年1月艾森豪威尔卸任前夕,美国中断了与古巴的外交关系。
    退休后,他定居葛底斯堡农场撰写回忆录。先后出版《授权变革》(1963)、《争取和平》(1965)、《在悠闲时刻讲给朋友们听的故事》(196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25:51 | 查看全部
10月14日大事记

1066年10月14日 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军队在黑斯廷斯战役中战胜英格兰军队,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战死。

1428年10月14日 明宣宗在宽河之战中平定兀良哈部。

1806年10月14日 拿破仑一世在耶拿击败普鲁士军队。

1851年10月14日 英国路透社(Reuters)正式在伦敦开业。

1854年10月14日 曾国藩率湘军击败太平天国军队,占领武昌。

1872年10月14日 日本东京新桥、横滨樱木町间铁路通车。

1902年10月14日 京师大学堂正式招生

1911年10月14日 清朝政府启用袁世凯,任命其为湖广总督

1912年10月14日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遇刺。

1918年10月14日 一战:捷克爆发大罢工,奥匈帝国开始崩溃。

1918年10月14日 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机构10月14日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

1920年10月14日 唐山煤矿瓦斯大爆炸

1925年10月14日 广东革命政府东征军攻下惠州

1926年10月14日 英国作家米恩创作的首部以小熊维尼为主要角色的小说首次出版。

1932年10月14日 白冷圳回水灌溉工事通水启用。

1933年10月14日 希特勒退出国际联盟

1939年10月14日 英国军舰“皇家橡树”号被击沉

1944年10月14日 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因与7月20日刺杀希特勒的案件有关联,在希特勒的逼迫下自杀身亡。

1947年10月14日 美国空军上校查克·叶格驾驶X-1试验机成功突破音障,进行世界首次超音速飞行。

1949年10月1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

1951年10月14日 中美洲国家组织成立

1952年10月14日 上甘岭战役

1960年10月14日 古巴菲德尔·卡斯特罗政府宣布将全国银行、大工业和大商业全部收归国有。

1963年10月14日 也门民主共和国革命日

1964年10月14日 勃列日涅夫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1970年10月14日 举行第一届世界标准日活动

1972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批判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文章

1972年10月14日 中国与马尔代夫共和国建交

1973年10月14日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陆军攻击西奈半岛纵深地带,遭到惨重损失,以色列开始反攻。

1979年10月14日 中共中央批转《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

1981年10月14日 穆巴拉克正式就任埃及总统,以接替8天前遇刺身亡的总统萨达特。

1985年10月14日 台北贩卖文凭案曝光

1986年10月14日 中国长江科考漂流探险队征服金沙江全程

1992年10月14日 中国宣布《伯尔尼公约》正式生效

1992年10月14日 俄罗斯公布萨哈林岛空难事件资料

1992年10月14日 深圳垃圾实现全部无害化处理

1993年10月14日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

1994年10月14日 美国宣布取消对海地制裁

1994年10月14日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哈福兹遇刺受伤

1994年10月14日 以色列营救人质失败

1994年10月14日 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开放

1994年10月14日 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分享诺贝尔和平奖

1998年10月14日 辜振甫开始在祖国大陆的“融冰之旅”

1999年10月14日 中国第一颗传输型对地遥感资源卫星--“资源一号”

2000年10月14日 四川省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无车日”活动,从而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并加入全球“无车日”活动的城市。

2002年10月14日 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

2003年10月14日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

2003年10月14日 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10月14日 内(江)昆(明)电气化一级铁路干线通过竣工验收

2004年10月14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授予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世界文学城市”称号

2004年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签定。

2008年10月14日 半个黑瞎子岛回归中国。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四千三百多公里的边界线将全部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