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04|回复: 0

工作上的事情拖不得

发表于 2014-10-14 22:15: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交接班的时候,看见还原炉的出烟口漏煤,一看就知道这是下煤漏斗烧损严重导致的漏煤,可是没有人更换漏斗。工段长正在批评岗位负责人:“新的漏斗就在跟前,两三个人抬上去就行了,何苦要费那么多力气拉煤却不愿把漏斗换上去呢?工作是拖不得的。”
  确实,工作拖不得。设备、耗材在损耗到一定程度时该换就得换,再继续坚持使用有可能会得不偿失,要么给操作带来很大麻烦,存在安全隐患。当“事故来敲门的时候”,节约和省事便不叫创效,而是无视安全隐患。如果再出现安全事故,更是得不偿失。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设备损耗情况,按照规定及时更换,不要心存侥幸,一味地等、靠、拖。
  前几日接班,对本岗设备巡检时,发现辅料行车有一根钢丝绳起了毛刺,磨损严重,交班人员回答得很不耐烦:“哪来那么多事,一班都用得好好的,断不了!”说完悻悻地走了。我心有余悸地启动行车观察,那根钢丝绳磨损严重是有原因的:当行车抓斗提升高度过半时其它三根钢丝绳便开始“偷懒”,满载辅料的抓斗居然只有一根钢丝绳在承重,其它三根弯曲松弛、明显不受力。放下抓斗,停了行车,我立马通知行车维修工来修。隐患不排除,惹出的祸事是无法估量的,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不但不会影响工作,而且还会避免更大的浪费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维修工诊断的结果是:某次这根起了毛刺的钢丝绳接抓斗一端意外磨损,考虑到整根绳其余部分还相当完好,就剪短了一段接上继续使用,没想到居然会出现四根绳不同步的“单挑”现象。维修工惊恐而又感激地说:幸亏你发现及时,要不然真的会出大问题的。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一线职工遇到不利于生产的状况绝不可将就,而后勤管理人员也不可怠慢工人反映的事实。我们既然学习和推行现场管理“5S”,就要好好按照相关条文的规定把它执行好,对于一些一线职工提出来的整改意见要认真对待,切实地解决操作中的不利因素,不要推诿或冷面相待,或一棒子打死。
  拖是一种恶习,一个拖拖拉拉的人不会事业有成。同样,一个员工拖拖拉拉的企业也不会有长足的发展。只有把“拖不得”的思想深植于心,才能营造出一个和谐、稳定、持续的生产氛围,从而加快豫光创效增收的步伐。(李牛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