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是一名普通学校的研究生,学的是哲学专业,求职的方向是营销。写这个主要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小结,并且给自己和在路上的同伴们加油鼓劲。来北京已经有2个多月了,期间实习了一个月,但是在实习的履历上不敢写上去,因为觉得不是自己特别喜爱的工作,自己主动辞职的。
我的经历大概如下,10月18号来北京,10月20开始第一次走进北大听宣讲会,10月23号去了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的高新人才招聘会,开始了我的一面二面三面四面,最后终于在11月15号拿到第一个OFFER,一个孵化器公司的销售,底薪3000加提成,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发现工作内容与我的职业理想不符合,一个月后主动辞职,辞职与工资无关,并且公司的大小领导都对我非常好,比较看好我,纯粹是因为追求理念不同,果断辞职,接着继续听宣讲会,后来参加另外两个公司的面试,现在在等待结果中。
顺便提一下,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的这个招聘会还是不错的,来的企业质量都比较高,只是要求至少是研究生的学历,或者本科生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如果你没有工作的话,下次可以去那里看看,每个月最多一次,叫中高级人才招聘会。比起其他每个星期一次的招聘会要很多,这次企业都是真心来找人的,有学校,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人流量也很多,说不定有你心仪的工作,且什么职位都有,主要侧重有经验的人士,但还是会招一部分应届研究生,如果你运气较好的话,尤其是理工科背景和热门专业的学生。
作为是一个三流学校的研究生,我从来没有自卑过,没有因为出身和专业不好(哲学)觉得抬不起头,相反,在每次听宣讲会的时候,不管是在北大、清华、人大、抑或是北理、交大等,我都会大声地对宣讲的企业说出,大家好,我是来自天津商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周小洋,周恩来的周,大小的小,海洋的洋,非常清晰和自信,如果遇到自己心仪的企业,我会准备很久,包括查资料,企业的来龙去脉等等,这样方便我在提问题的时候能够提出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果企业对我有印象,那是最好,如果对我的简历和本人都没有兴趣,没有关系,证明和你没有缘分,我也不后悔,我已经努力过了,说明我们的观念不同而已。
说一个小插曲,因为没有过六级,所以我错过了许多宣讲会,因为白天实习,晚上要看英语,周末还有复习和其他事情,从十一月底到十二月中旬的宣讲会几乎都没有参加。所以告诫以后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把英语六级过了,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如学校、银行等斗非常看重这个,这是硬性条件,如果没有过的话,直接在简历环节就会通不过,我就是因为这个错过了许多的一面机会的,还有就是即使英语应试不怎么样,口语好也行,尤其是外企非常注重英语口语,我的口语不好,许多外企都不敢网申,因为整个过程都是英文的。这是对我的血泪教训啊。
第二个小插曲,由于听宣讲会比较多,所以有幸借此机会去北京的各个食堂去混吃了,感觉最好吃的食堂是北大的,菜的种类相当多,做工精致,色香味都不错,就是有点贵,是北京所有高校中最贵的,一顿大概十一二元吧,一荤一素的样子。最便宜的就是北理的食堂了,不会超过五块,上次打了2个荤菜,才4元多,2个素的加2两米饭,不到2块,并且北理的菜品也还丰富,比如丝瓜炒肉只要1块5.其他学校的食堂两个菜一般就是4到7元之间的价格,都还能够接受。秩序比较好的是清华,学生排队非常自觉,就连送餐具的时候大家几乎都是排队的。补充一点就是,来了北京以后,发现在食堂吃饭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安全、便宜、丰富,工作以后一般盒饭都要15元,路边的大排档都要十元,所以每次我都尽量选择在高校的食堂吃饭。
今天12月26号了,北京地区的企业的宣讲会几乎没有了,这也意味着大型企业对于应届生的招人几乎满员了,但我还是异常珍惜剩下的每一个宣讲会的机会,有时候我明明知道企业不会要我,但是我还是回去参加,因为我对企业感兴趣,对行业感兴趣,能够让我知道最新的行业动态,并且有许多的战略规划这是我最为关心的。我大概听了将近20场宣讲会吧,有讲的非常棒的,比如北大的宣讲会都还比较不错,有讲得很一般的,可能是过来收简历的吧。我为此获得的额外奖励就是一个8G的MP5,一个宝马的包包,做工、质量非常好,一个沃尔沃的大包包,像是重卡的气势的包,比军刀的包的质量不会差,还有一把凡客的雨伞,还有许多的小礼物,比如钥匙扣、饮料、牛奶等等,算是我的小纪念吧。
也参加了十来次面试吧,面试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要自信,尽管我并非出自名门,但是并非代表我不优秀,在面试的过程中,我的综合表现一般都还可以,只是因为经验少,前期的几场被我练手攒经验了,后期的2场感觉还可以,现在在等通知,如果许多企业能够让我进面试的话,我觉得自己应该拿到好几个OFFER了,只是机会太少了,但是我觉得没有关系,我也面试过,我在气势上上从来不输给他人,我告诉自己,我也是一名优秀的人才,只是暂时没有遇到伯乐而已。
前期的应届生招聘重点应该暂时告一段落了,因为准备期末了,主要是还有几场社会的招聘会吧,这种针对性不是特别强,不过年后是找工作的又一高峰,我的这学期工作重点也是等通知,如果我心仪的那家公司要我了,我就停下来学习,不要我了,没有关系,下学期再接再厉。 北京的企业如此之大,不要害怕找不到工作,可能只是工资和企业名气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标准,其实2到3千的工资的企业遍地都是,北京的人才是如此之多,所以也不要把自己放得过高,以为缺你不行,实际上离开你照样运转,所以是北京不缺企业也不缺人才,只是双方都在找寻之中,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气馁,更不要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