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9|回复: 3

深圳民企“参军”热情高涨(组图)

发表于 2014-10-16 14:19: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我国国防工业逐步市场化,武器装备研制资质向民企放开,以及军工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军工国企改制、军工科研体制改革、激励机制改善等一系列变革,目前深圳的军工企业数量可观,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对于“参军”热情高涨。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面临诸多难题,目前军民融合距离深度融合仍有差距。

  针对这一现状,“军品市场法规政策培训研讨会”15日在深圳举行。学界、业界相关专家围绕军民融合、采购流程、法规政策以及准入单位资格审查等内容展开讨论,希望引导民营企业尽快进入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真正实现“军民深度融合”。







2




  “军品市场法规政策培训研讨会”15日在深圳举行。

  (小标题)离“军民深度融合”有差距

  “深圳是改革开放前沿,创新理念、创新环境优越,此外,深圳电子行业发展基础好,随着军事装备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深圳企业大有可为空间,也具有突出优势。”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专家刘国庆说。

  据他了解,目前深圳高科技民营企业参军热情高涨。“军品质量要求高、数量少,能够承担军品任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认可,有利其形象提升,此外,承担军品任务,对于企业的管理方式、质量体系和保密资质认证等方面有严格要求,对于完善和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有好处。”

  刘国庆透露,目前全国2300多家企业具备“参军”资格,其中789家。由于深圳具有发达的民营产业基础,尤其是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领域,不乏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的军民融合从2011年开始,但发展到现在,距离真正的“军民深度融合”仍有不小差距。

  “虽然有不少民营企业直接、间接参与军品生产,但主要给军工企业提供配套生产和代工,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军民融合还有差距。真正的军民融合要求更多民营力量承担军品核心部件、甚至是整机的生产,民营和军工企业在招投标中公平竞争。”

  (小标题)民企参军仍面临诸多难题

  专家指出,民企“参军”面临政策及产业自身发展等诸多因素制约。要实现“军民深度融合”,有诸多难题待破解。

  据悉,目前进入军品市场要求有“四证”—产品科研生产许可证、保密资质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认证。由于“四证”分属不同机构管理,加大了民企拿到四证、进入军工市场的困难。

  除此之外,民企“参军”还有不少现实问题,部队对于军品有严格规定,不少涉军企业既有民品又有军品,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面临挑战。在军品信息化同时也涉及到安全问题,企业需要思考如何破解安全问题。

  同时,与军工企业相比,民企需要更多考虑到盈利问题,政府部队都有引入民间资本的法规,但对于民企“参军”的优惠政策、补偿及退出机制仍不完善。

  专家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循序渐进,一方面通过对企业进行政策法规普及和培训,让更多企业熟悉和了解军品市场,此外,国家也需要在推进军民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据透露,国家正在探讨降低民企进入军工市场的门槛,今后可能会朝着“四证合一”的方向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

2



   华创中心执行主任黄伟(左二)与企业代表们交流民营企业如何进入军品市场,引导民营企业尽快进入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真正实现“军民深度融合”



  (小标题)深圳已出现军民融合企业孵化器

  为了服务有意“参军”的深圳民企,深圳已经出现军民融合企业孵化器—深圳华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中心。该中心执行主任黄伟认为:“深圳应发挥军工产业的技术优势和民营资本的灵活优势,通过产业技术链和资金链的延伸,促进国有力量走出来和民间力量联合,同时还应当充分依靠深圳市科技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

  黄伟透露,今明两年,华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中心还将以中央和地方企业集团为重点,拓展建立15—20个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打造军民同融、科技金融、孵化器、检测与认证、现代农业等五个领域中心,以推进产学研资在深层次上开展跨专业、跨领域合作。

  据悉,目前深圳已经有多家企业通过华创中心纳入军工采购体系。据黄伟介绍,去年深圳金溢科技一款基于RFID技术的军车识别系统已经纳入军工股采购,该系统主要用于军车身份的识别,以防止假冒军车的情况。而在今年8月,深圳赛为智能也正式得到批复,进入军工招标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08:33:38 | 查看全部
广阔的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08:33:44 | 查看全部
谈笑一生老师辛苦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1:20:39 | 查看全部
谈笑一生老师辛苦了,支持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