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2|回复: 1

中韩智能电视在美国市场大PK

发表于 2014-10-17 17:06: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TCL和海信与美国机顶盒品牌Roku合作,生产的平价智能电视Roku TV于九月正式登陆美国市场。TCL和海信是中国电视龙头企业,但在美国的市场表现却一直平平,此次合作正是借势Roku高调进入美国市场。最新报告显示,Roku生产的流媒体机顶盒,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6%,领先苹果和亚马逊。结合Roku在机顶盒软件上的专长,TCL和海信发挥了它们制造电视硬件的优势,借盒入市。
  Roku智能电视的价格定在中低价位:TCL生产的55寸大屏的价格是679美金,而32寸小屏的价格只要229美金。相比之下,韩国第二大电子产品生产商LG走的就是高端路线了。目前在美国市场,LG入门级的32寸智能电视开价500美金,55寸的售价是1300美金。LG的4K超高清3D智能电视,则主要瞄准了超过3,000美金的高端电视市场。
  中国和韩国的电视制造商,在横跨太平洋的另一市场,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原因何在?孰优孰劣呢?
  第一,海外经营经验造成不同的定价策略。LG等韩国企业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海外布局。当时的欧美市场里,领跑的是耐用的德国电器和高科技的日本电器,韩国电器只能走薄利多销的路线。但LG很快发现价廉不足以占领市场,高品质才是王道。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当时在韩国昌原的LG冰箱生产工厂中,每隔30分钟就要抽出5台新生产的冰箱进行350种测试,不合格就一批冰箱全部返工。虽然前期的成本投入较高,但LG保持着对于产品品质的专注,最终树立的品牌形象让LG得以在欧美市场发展壮大。
  与LG的经历不同,TCL在海外布局上走的是在发达国家发展技术、到发展中国家拓展市场的路线。TCL在美国设立了信息及研发中心,市场潜力大的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则成了TCL主打的销售市场。TCL一方面从发达国家及时吸收先进技术和掌握国际市场的导向,另一方面从周边邻国越南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销售网络。中低价位的产品让TCL在亚洲市场内获利并逐步站稳脚跟,现在进军美国市场仍然沿用了这一定位。
  第二,针对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作出判断。LG在海外市场的品牌价值远大于尚在起步阶段的TCL:在美国市场,LG占智能电视的市场份额13%左右,排名第四;而TCL在与Roku合作之前,其表现一直乏善可陈。此次TCL与Roku合作,目的正在于借助Roku在美国智能电视设备中的品牌优势,提高TCL产品的销售量,稳步占领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7:07:30 | 查看全部
药上君子老师真给力!前来支持药上君子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