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0月18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5:16 | 查看全部
1990年10月18日 台湾刑法将劫机罪改为死刑或无期徒刑

    1990年10月18日,台湾刑法增列规定空中劫机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台湾“法务部长”吕有文在“立法院”司法委员会报告刑法修正草案时表示,劫机是近年来的新型犯罪行为,因此“法务部”在这次修正草案中特别增列空中劫机罪处罚死刑或无期徒刑的规定,以达到吓阻作用。
    台湾“交通部长”张建邦表示,今后自大陆劫机来台者可依罪犯被遣送回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5:29 | 查看全部
1989年10月18日 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

    1989年10月18日,两度推迟发射的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终于在午间12时53分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呼啸着冲上天空。“阿特兰蒂斯”号此次太空之行的主要任务是将探索木星的“伽利略”号宇宙飞船送入地球轨道。
    当晚7时13分,“阿特兰蒂斯”号已顺利地释放出“伽利略”号飞船及其推进器。至此,“伽利略”号飞船已踏上为时6年、行程约38亿公里的漫长征途飞往木星。在1995年12月飞临木星前,一具自动探测器将脱离飞船,落入木星大气层。这将是人类制造的飞行器首次深入外层空间太阳系行星的大气层。此间舆论认为,“伽利略”号发射成功意味着美国进入探索太空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原定于上周四发射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因电脑故障而推迟至昨日,但又遇雷雨天气再度推迟。
    “阿特兰蒂斯”号预计下星期一返回地面。执行此次飞行任务的5名宇航员中包括华裔物理学家张福林。
    按照计划,“伽利略”号飞船将于1990年2月掠过金星,1990年12月和1992年12月两次飞越地球,然后借助地球引力于1995年12月抵达木星。
    “伽利略”号飞船造价近10亿美元,是美国迄今最精密的星际飞行器,整个发射计划耗资约15亿美元。飞船总重 2550公斤,有一具核动力装置,内装22.7公斤放射性铀·238。飞船配备着摄像机、近红外勘测分光仪、磁强仪、测云仪、大气结构仪等17种科学仪器,用于木星大气层构成、云层结构、温度、磁场等方面的勘测和研究。
    此次“伽利略”号木星探测计划是由美国和联邦德国联合进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5:49 | 查看全部
1987年10月18日 美国财长一句话 华尔街股市起风暴

  1987年10月18日(星期日)晨,美国贝克财长在全国电视节目中一语惊人: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扩展,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
  结果,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金元帝国”的金融之都华尔街掀起了一场震惊西方世界的风暴: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下简称道指)狂泻508点,6个半小时之内,5000亿美元的股票面值烟消云散!
  翌日,美国各类报纸上,那黑压压的通栏标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10月大屠杀!”“血染华尔街!”“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大崩溃!”“风暴横扫股市!”……
  华尔街在颤抖。伦敦、东京、苏黎世等金融市场也都在颤抖……
  从1982年夏天算起,华尔街的股市看好已进入第6个年头了。但华尔街却人心不定:里根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不见明显萎缩;借外国人的钱来塞自己的钱包,终非长久之计;利率是降,还是不降?降则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不降,股票市场的投资就要流到银行里去;加上那没事找事的“护航行动”,油价一动,股价肯定波动……
  俗话说,你越怕啥,啥偏要找上门。秋后不久,7国财长在华盛顿聚会,贝克财长再次敦促工业国的伙伴们在削减美国贸易赤字上助一臂之力,孰知日本“顾左右而言他”,西德伙伴则未等散会就登上了汉莎公司的回程班机……
  华尔街的行市已经开始在这些因素的驱使下大幅度波动。10月14日道指下跌95点,10月16日下跌108点,连连打破纪录!
  10月18日,贝克财长在全国电视节目中一语惊人:如果联邦德国不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扩展,美国将考虑让美元继续下跌。 
  星期一清晨,华尔街笼罩在阴霾之中。
  9点30分:当、当、当——开盘钟声急促而又沉闷。道·琼斯指数在荧光屏上一开始显示,就少了67点,出售指令象排浪一样涌来,此起彼伏的是那一阵阵叫卖声:“百事可乐55000股!”“通用汽车6万股!”“摩根3万股!”“麦克唐纳卖10万股!”……31岁的古德目瞪口呆地盯着荧光屏,他手中股票的面值眨眼工夫就少了50万美元!
  眼下的信息太糟糕:伦敦股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跌;东京股市正在剧烈波动;香港股市一落千丈之后已宣布关门一周。华尔街释放出震撼世界金融市场的能量后,又在全球性共振中抖动。
  开盘后不到一小时,道指已下跌104点,倒手股票1.4亿份,等于平时全天交易量。由于指令数量太大,计算机比实际交易速度慢了20分钟。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眼见为实”,他们专程从华盛顿赶来。
   从开盘到11点,道指直线下跌。谁也不知道如何控制局势。交易所管理层中有人提议关闭市场,让狂泻的势头冷下来。但是谁敢拍这一板呢?交易所董事长菲兰终于在众人沉默中开了口:“说老实话,全世界都把这个交易所看作美国经济的象征,你装也得装出个撑得住的样子。”
  一位投资者发疯似地跳到一辆汽车顶上,大声喊着:“打倒里根!”“打倒商学院毕业生!”“打倒亚皮士!”
  道指象着魔似地继续下跌。下午两点,下跌250点,倒手股票4亿多份,计算机落后100分钟。离收盘只剩两小时了。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120分钟里,道指将再跌250点,股票将再倒手2亿份!
  人们发疯般不停地嘶喊,不停地奔跑,不停地打手语,似乎有一股巨大而无形的力驱动着华尔街的脉搏。
  收盘钟声响了。5000亿美元——一笔相当于法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股票面值,消失在这寥寥可数的当当声中。
  ——向华盛顿求救的信号当天中午就发出去了。
  白宫: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里听取了有关股市动荡的汇报后,下令有关要员立刻同经济专家组成特别工作小组。
  先稳住阵脚再说。总统走出通向南草坪的大门口,对早已等候着的记者们大声说:“我看大家不必惊慌,所有经济指标都很健康!”
  星期二清晨,在华盛顿,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终于捱过了1987年夏天走马上任以来最漫长的失眠之夜。
  格林斯潘抢在华尔街开盘之前,宣布了中央银行保证向全国各商业银行提供充足资金的决定。这步棋同1929年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收紧信贷的步骤刚好相反。
  贝克财长的助手争分夺秒地给企业界巨擘们挨个拨电话,唯恐他们中的某位漏掉了这条消息。“定心丸”立刻奏效。两家主要商业银行随即宣布降低优惠利率。中央银行的承诺,使那些在华尔街股市挂牌的许多企业重树信心……
  白宫决策性的会议正在紧锣密鼓之中。格林斯潘和两位贝克都奉劝总统尽快同意增加税收。危机到底迫在眉睫。总统终于作出让步,答应就增加税收和削减财政赤字问题尽快同国会两院领袖会晤。
  此后,华尔街的道指出现明显反弹,与此同时,伦敦、东京的股市也都有所起色。
  华尔街的风暴暂时过去了。华尔街的风暴还会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6:23 | 查看全部
1985年10月18日 首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闭幕

    1985年10月18日,以丰硕成果载入我国体育运动史册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在郑州闭幕。
    这届运动会开得隆重热烈、丰富多彩,展示了我国青少年杰出的体育创造才能和奋勇进取的精神风貌,获得了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双丰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杨尚昆、吕正操、大会组委会和河南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把一座座金光闪闪的奖杯授给打破全国纪录的优秀运动员、团体锦标获得者以及精神文明代表团和精神文明赛区。杨尚昆同志在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各级党政部门更加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希望全国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德、智、体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希望青少年运动员们树立雄心壮志,严格要求,刻苦训练,做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尖兵。他指出:把我国建成体育强国是党中央的号召,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只要我们奋发努力,这个目标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接着,大会主席团主席、大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致闭幕词。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东道主、河南省省长何竹康把青运会会旗转交给承办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的辽宁省副省长林声同志。
    闭幕式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6:42 | 查看全部
1984年10月18日 非洲面临前所未有的旱灾 埃塞俄比亚最重

  1984年10月18日,非洲正经历着本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和饥荒。从非洲北部至南部有34个国家遭受大旱,24国发生了饥荒,1.5亿至1.85亿人受到饥饿的威胁。遭受灾害严重的地区河流干涸,田地龟裂,黄沙弥漫,牲畜倒毙,至少1000万人背井离乡,东奔西走寻觅食物。日内瓦红十字协会说,1983年非洲有1600万人死于饥饿或与营养不良有关的疾病,1984年的死亡数字肯定更高。联合国称这次大旱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
  这次大旱远远超过1973—1974年那次造成30万人死亡的萨赫勒大旱。
  近3年来,西非地区的降雨量是三、四十年来最少的。昔日波涛汹涌的冈比亚河,上游断流;毛里塔尼亚的雨量只及常年的四分之一,牧场一片荒芜;埃塞俄比亚北部地区连续多年无雨;南部非洲也发生了50年来从未有过的大旱。
  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全国4200万人中约有900万人受到饥馑的威胁。据报,目前已饿死30多万人。目击者说,北部地区多年无雨,万木凋零,存粮都已吃光。在沃洛省的一个救济站,那里食品只够分给3000人,而等待救济的有10万人。每天死亡人数达100人。在一顶满是灰尘的帐篷中,形容枯槁的一个男子把面黄肌瘦的儿子放到摇篮里,然后拿起一碗粥,轻轻地送到孩子的唇边,这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只是睁着眼看,他已经不会进食了。在去救济站的沿途,人们耐心等待过往的车子发放食品。在巴提难民营,大约1.6万人挤在一个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帐篷城里。1983年12月,这个难民营每天死亡达120人,其中大多数是儿童。
  非洲难民的生活是悲惨的。他们成群结队涌向一些政府设立的救济站,但是那里并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他们终日坐在污秽不堪的地上,等待分得一点食物。白天,阳光灼射,气温38摄氏度,难民没有东西遮阳;夜晚,气温骤降,他们又没有足够的毯子御寒。大旱使非洲原有的500万难民队伍迅速扩大,平均每天还有3000邻国难民补充进难民队伍。
  1984年10月30日,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世界粮食计划署将向6个非洲和拉美国家的110多万灾民和难民提供相当于1580万美元的紧急粮食援助。
  这6个国家是肯尼亚、卢旺达、莱索托、约旦、墨西哥和埃塞俄比亚。前4个国家的100多万灾民将得到1260万美元的援助,后两个国家的10.3万难民将得到320万美元的援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6:52 | 查看全部
1981年10月18日 飞机穿过凯旋门 巴黎当局大为不安

  1981年10月18日早晨,当过惯夜生活的巴黎人还在沉睡的时候,一架型号为运动会100的小型单发动机教练机从外省一个机场起飞了。它飞得很低,神不知鬼不觉地避过了巴黎周围的雷达网,进入市区,然后沿着香舍丽榭大街两旁高楼形成的长廊飞向凯旋门。7点45分,这架宽仅10米的飞机象老鹰一样,以离地面仅5—6米的高度,轻巧地穿过了门洞。紧接着,它做了一个后翻身动作,又从凯旋门上方飞过,越过市区,成功地返回到它起飞的机场。
  这架飞机的驾驶员是一个业余航空爱好者。驾机穿越凯旋门门洞是他多年来的愿望。他这次行动也是为了纪念法国著名飞机驾驶员科斯泰和贝隆特在1930年成功地从巴黎驾机第一次不着陆飞抵纽约的勇敢创举。
  这架飞机穿过凯旋门门洞的消息,不是消息灵通的法新社或是拥有大批记者的成百上千家法国报纸和杂志报道的,而是多亏了当时路过凯旋门的一位电影摄影师,碰巧把飞机飞越的全过程拍了下来,然后影片被法国电视二台买去,在电视中放了3次,才使法国人和巴黎警察局得知了这条新闻。
  这条消息的公布,引起了巴黎当局的不安。因为人们会由此产生疑问,一架飞机进入市区,离总统府仅几百米远都没有被发现。那么,如果当飞得也象这架飞机一样低的、带有核弹头的巡航导弹飞向巴黎,又该怎么办?法国当局只好加强巴黎的防卫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7:03 | 查看全部
1962年10月18日 我国与乌干达建交

  乌干达,全称乌干达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的内陆国。面积241038平方公里。人口1930万(1995)。分属巴干达、阿乔利等33个部族。斯瓦希里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分别为33%和36%,传统宗教占20%,余为伊斯兰教和东正教。首都坎帕拉。主要矿藏有铜、锡、钨、绿柱石、铁、金、石棉、石灰石和磷酸盐等。水力和渔业资源丰富,维多利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产地之一。森林面积6129平方公里。 农业是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粮食自给有余。主要农作物有小米、木薯、玉米、高粱、水稻、咖啡、棉花、烟草、茶叶等。工业较落后,主要为农产品加工、制糖、纺织、卷烟、水泥等。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2美元。主要出口咖啡、棉花和茶叶,进口石油产品、食品、日用品、机械设备。公元1000年时乌干达地区就建立了王国。13世纪起其他地区也陆续形成一些王国。19世纪中叶乌干达王国成为东非最强盛的国家。1850年后英、法、德相继入侵。1894年6月沦为英保护国。1962年10月9日宣布独立(独立日即国庆日),仍留在英联邦内。1963年10月取消英派驻乌的总督。1967年废除封建王国和国王,建立乌干达共和国。1962年10月18日同中国建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7:17 | 查看全部
1958年10月18日 郑振铎殉难

    1958年10月18日,作家郑振铎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阿富汗等国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
    郑振铎,笔名西谛、郭源新。原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
    1919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与翟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旬刊,提倡社会改造。1920年11月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1年春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5月10日由他主编的文学研究会机关报《文学旬刊》创刊。1922年1月创办中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同时在上海大学任教。此期他多次撰文,对封建旧文学进行批判。1924年出版《俄国文学史略》。五卅惨案后与叶绍钧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帝国主义暴行。同年参与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沈雁冰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1927年2月,与叶绍钧、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会”。
    1927年5月旅居巴黎。同年出版《文学大纲》。1929年初归国,在燕京大学、复旦大学任教,并编辑《文学》杂志。1932年出版《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4年出版《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等论文集。1935年春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并主编《世界文库》丛书。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1938年出版《中国俗文学史》。抗战期间,与胡愈之、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逊等,并编著《中国版画史图录》5辑24册。抗战胜利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主编《民主》周刊。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辑有《郑振铎文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7:35 | 查看全部
1945年10月18日 纽伦堡对法西斯德国第一次审判开始

  纽伦堡审判是指1945年到1946年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法西斯德国主要战犯进行的审判。起诉书包括四点内容:反和平罪,即破坏国际条约和协定,策划、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反人道罪,即杀害、驱逐和灭绝种族的罪行;战争罪,即破坏战争法规的罪行;为从事上述三项罪行而犯下的“共同策划或共谋罪”。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是根据1945年8月8日美、英、苏、法4国在伦敦签订协定中的《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设立的,后来又有19个国家参加这项协定。国际军事法庭由英、美、苏、法4国各派1名法官及1名预备法官组成。
  第一次审判于1945年10月18日在柏林进行,由苏联代表尼基钦科将军主持。24名前纳粹领导人被指控犯有战争罪行,一些团体(例如盖世太保)被指控为犯罪组织。从1945年11月20日开始,每次开庭都是在纽伦堡举行,由英国代表劳伦斯大法官主持。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对24名被告中的22名宣布了判决:戈林等12名被告被判处绞刑;3名被判处无期徒刑;4名有期徒刑;由美英操纵的法庭不顾苏联代表的反对,对沙赫特、巴本、弗立茨等3名纳粹罪魁宣告无罪。法庭宣判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
  在作出上述判决的过程中,法庭驳回了被告人提出的主要辩护:第一,法庭驳回了只能指控国家而不能指控个人犯战争罪的论点。法庭认为,破坏国际法的罪行是由人犯下的,只有惩治犯下这种罪行的个人,国际法的规定才得以维护。第二,法庭驳回了所谓审讯和判决都是“咎既往”的论点。法庭认为,这些行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已经被认定是犯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09:37:51 | 查看全部
1931年10月18日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逝世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城一个劳动人民家庭。他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他的母亲决定自己教儿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祖国、爱人类。
  爱迪生最早的兴趣是在化学方面,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2岁时,他到火车上去卖报挣钱。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爱迪生利用火车的便利条件,办了一份小报来传递战况和沿途消息。他一人兼任记者、编辑、排字、校对、印刷、发行的工作。小报受到欢迎,他也从紧张的工作中增长了才干、知识和经验,还挣了不少钱,得以继续进行化学试验。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左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6岁。
  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
  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那时煤气灯已代替煤油灯,但火焰闪烁不定,而且在熄灭时产生有害气体;弧光灯也已发明,并在公共场所使用,但由于燃烧时发出嘶嘶声而且光亮过于耀眼,不宜用于室内。当时许多欧美科学家已在探求制造一种新的稳定的发光体。
  爱迪生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需要钱。那时他已是一个有了170项发明专利权的人,他的发明给资本家带来很大利润,因此一个财团愿意向他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出现了。
  1880年至1882年间,爱迪生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第一座发电厂,开辟了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一起发明了电影摄影机。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
  爱迪生于1931年10月18日去世,终年82岁。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3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