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5:在适当地方发挥优势
3M公司中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兼总经理余俊雄认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既有高学历,又有社会经验,工作能力还很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主要关注他的态度,他是否真心喜欢具有创意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是不是有很多设想。我们对求职者的要求是热爱公司,能够接受并融入公司的文化”。
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徐承楷在面试时,比较喜欢问“你觉得做得最让自己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窝囊的事情是什么?”他表示,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对方是否坦荡,是否具有诚信度,是否愿意接受批评和挫折,是否具有耐压力,在他心目中最好和最坏的覆盖度如何。另外,还会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看看他的反应能力,也许问题并没有什么准确的答案。
建议6:正确的求职态度
思科系统公司副总裁、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杜家滨表示,在招聘过程中,他们会观察应聘者回答问题的内容、方法以及答错时的态度,来评价他的能力和态度。“不懂不要紧,答错其实也并不要紧,关键在于你要告诉我们你是怎样尝试去回答的,我们要看你思考问题的逻辑和方式。那种对自己答错问题没有一点感觉的人,会最先出局。同时也要看你的诚信。这一点我们尤其强调,我们希望一个人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很多人觉得世界500强企业的面试很神秘,为此在应聘前花很多时间准备,学习各类面试技巧。对此,徐承楷认为,“这有一定作用,但十分有限”。有一些东西是可以人为掩饰的,但有的是掩饰不了的。有经验的招聘官,其工作就是剥去应聘者的“伪装”,寻找真正适合企业的人选。“我常建议前来应聘的人,最好的办法是表现最自然的自己,不要为找一份工作而刻意改变自己。要让招聘官看到真实的你,选择真实的你”。
建议7:给自己一个梦想
“有两样东西,对一个人、一个项目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信念,相信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能够圆满地完成任务;二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有自豪感,感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十分崇高。一个人只要信心百倍地去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感到骄傲的事,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富士通将军(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村昭彦这样说。
贝塔斯曼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张文怡当初是以专科毕业生的身份进入贝塔斯曼的,经过6年多时间,成为人力资源总监。“我想我的经历对专科生来说,应该是一种鼓舞。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很清晰的规划,我对未来充满理想。我刚进贝塔斯曼当培训讲师的时候,就希望将来的某一天能成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我前进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同时我也接受了很多在职培训,包括MBA短期课程培训、领导力培训、团队合作培训、顾客关系管理培训、心理学培训等。”
建议8:你可以改变自己
荷兰国际集团亚太区总部中国区总经理吴志盛认为,“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我们保险行业尤其如此”。他建议求职者,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前,应该静下心来想方设法充实自己,尽可能提升自己的价值。“边工作边充电是一种提升自己价值的方式,进一步攻读学位也是提升自己的方式。一味等待是不可能有转机的。即使你已经放低标准找了一份工作,但也要抽晚上的时间充电,或在双休日去大学里继续学习。当你的价值提升了,新的机会就会出现。” (转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