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毫厘之差
“差不多、差一点点”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耳熟能详的嘴边话,常用来形容无足轻重的毫厘之差,而工作中忽视的“毫厘”却极易引发蝴蝶效应,作为维修工的笔者就遇到了教训深刻的大问题。
公司引进的极板自动冲孔设备,在正常使用数月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在冲孔过程中会出现间断性、无规律的冲孔间距不够或过多现象,致使极板频繁报废。维修跟进后,初期诊断为某个检测元器件接触不良导致的问题,可是排除了“疑似病例”后,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厂家技术人员也进行了各种维修工作,可设备时不时就要闹闹脾气,罢罢工。在“你瞧我看他号脉”的反复维修中,人人束手无策,着了魔的冲孔机时好时坏的运行了半年多,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在设备又一次习惯性罢工后,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得事情迎来了转机。由于厂家原设计技术人员辞职,新接手人员对该系统不熟悉,维修重任自然落在了公司维修工头上,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一点一点继续排查问题。在查看推板车一次次无助的错误动作时,负责用PG监控的工友偶然发现归零点检测位的状态值瞬间闪烁了一下。为了排除目视错误,在持续试验后,意外发现推板车回位对零时现场检测元件的指示和通断是正确的,但PLC模块在采集信号时会出现时断时续的快速通断现象。零点持续对位偏差,误差又不断累积,加之操作工的忽略,最终由量变形成质变,导致了长距离冲孔间距错误。而问题的根本是由于推板车底部的参考机件设计偏小了一点点,在持续的机械冲击中,已处于检测临界状态。将推板车底部机件取下重新焊接打磨加宽以后,经过反复测试,最后困扰我们半年多的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而重新加工后的机件,仅仅比原来多了1毫米。
有了这次维修经历,笔者对“毫厘之差”感受颇深,不论是厂家技术员,还是我们维修工都曾注意过的故障点,都觉得没问题的,看起来“差不多、差一点点”的小事,一旦想当然,麻痹了思想,没有进行实际的连续监测,常常会因为毫厘的差距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其它工作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被忽视的毫厘之差呢,与其等到出现千里之谬的严重后果,不如在日常工作中谨小慎微,注重细节,尽早补上这“毫厘之差”。 (苗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