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7|回复: 0

物,要归原处

发表于 2014-10-22 19:32: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物,要归原处
  大抵上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个时候急需用一样东西,而这件东西恰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架势,但是怎么寻觅,愣是找不到,当时死的心都有了,但是没用。事情发生后当事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要是早给这个东西装上电话,或者BB机那种淘汰的设备,能听到声响的,联系上它就好了。我想,你只是想想罢了。其实,究其事情的缘由,大抵是没做到“物归原处”。
  从字典上是查不到“物归原处”这个词的,这个词应该是从“物归原主”衍生而来的,意思是说,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那么“物归原处”一词的意思自然明了,便是将物品放置于原来的位置。
  生活中,物品因没有放在规定的位置,或者说没有放在习惯性放的位置,时常会出现误事的情况,我们也会对此进行反思。然而反思过后,大抵是三分钟热度,反弹也就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生产过程中,扳手、铁锹等一系列生产用具中的“配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往往又因为其“配角”这一角色,其经常性地处在不尴不尬的境地,用的时候拿出来用用,后来放哪就不知道了。“压滤机西泵漏液,扳手搁哪了?”“西边管道螺丝松动,一直往外溅液,得修了,差个活扳手找不到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生产过程中屡见不鲜,类似的“物无法归原处”的习惯在生产的每一处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但通常情况下,因工具没有按规定放回原处所带来的麻烦往往会在交接班后出现。因为上一班人员将生产所要用到的工具乱拿乱放,且在下班前未能将工具按规定摆放,就造成了当班人员每次用都要到处寻找的情况,这势必会影响工作效率。突发情况,我们可能因为这一坏习惯的存在影响整个生产链。所以养成“物归原处”于生活有益、于工作有益、于他人有益。而且当下公司“5S现场管理”开展正酣,何不借着这股东风,将我们这个坏习惯彻底改掉。我想,当我们改掉这个习惯后,生活、工作、学习不会再因此焦虑,别人也会因为你能做到物归原处而为你在心中竖起大拇指的。 (郭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