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杨玉清
年终,各项检查开始。某企业安全“钦差”到基层检查验收。其随行人员和下级陪同人员数人。车接车送,好不气派。
人员随安全“钦差”一路走来,对其赞不绝口。每到一个班组,组长更是谦恭礼让。
忽一日,这些人走进了A班组。组长恭维的班班组各种台账递上,”钦差”斜视说:“放那吧!”随行者一拥而上,争相翻看,评头论足。
其中一人说:“字迹写的有些不规范,是要罚款的。”又有一人说:“新调来人员没记录,是要扣钱的。”组长毕恭毕敬,详实逐一说明。
坐得听着不耐烦的“钦差”总结说:“你组.,这······,哪······。”挑起了“刺”,讲起了官话。陪同人员洗耳恭听,连连赞同。
此时,一边站着的班组安全员发了言,说道:“你们的意见也罢,挑刺也好,我组诚恳接受和改进,毕竟,大家都是为了职工安全。但是,安全检查工作应密切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只盯着文字,空谈消除不了隐患,避免不了事故,发现问题要解决落实。要深入现场倾听职工的建议,把安全工作做实、做到位,这才是职工所要的。”
在场人员投去惊讶眼光。只有“钦差”投去赞许的目光。高兴的对在场的人说:“几天检查下来,今天才是我想看到的,听到的。我们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有人挑“刺”,需要这样的镜子,批评声比哭声要好。”
众人掌声响起,向班组安全员又投去了敬佩的眼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