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3|回复: 0

民营企业贯彻四中全会要做到“五个坚持”

发表于 2014-10-24 09:09: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民营企业贯彻四中全会要做到“五个坚持”

    这是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论断、新部署,深刻回答了在当今中国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迈入了依法治国的“升级版”。
    一是坚持培育法治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源自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
要采取有力措施在全社会营造“全民信法、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引导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养成遵纪守法和用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真正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让老百姓依法有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感受社会公平和法治的力量。
    二是坚持用法治引领企业发展。党领导人民在依法治国方面进入了“快进键”,人民越来越多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与人民商量着办事情的喜悦。必须认识到,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法治引领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到迅猛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进程中还出现了许多不足,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安全措施,漠视职工的生命权,给受害职工家庭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要把民营企业员工薪酬制度改革摆上日程,完善薪酬增长机制,建立公平地收入分配制度。
    三是坚持依法开展工会和维权工作。在民营企业,由于企业性质等特点,决定了企业工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还存在边缘化的现象,有些民营企业主对工会的组建、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还存在着抵触情绪和行为,怕建工会,认为工会是代表职工权益的,与企业主对着干的等等现象,不同程度危害了工会组织作用的发挥和工会干部的形象。有工会干部坦言,吃人家饭、端人家碗,就要受人家管、跟人家转,何必挑人家的刺,揭人家的短?还有,我国对新形势下企业工会职能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和有限,认识上的偏差使工会的地位、作用在实践中一直未能妥善解决。侵害工会干部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要进一步加大《工会法》的贯彻力度,处罚违法行为,曝光违法企业。要从法律层面赋予工会更大的资源。
    四是坚持普法教育凸显时代发展要求。近年来,出现的过劳死、跳楼等现象,与企业日常管理和职工心理健康教育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职工对法律知识的缺乏有关。国家对民营企业职工普法宣传教育投入不够,工作力度也不够,而企业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法治教育,甚者认为,让职工懂法就是埋下了隐患,一旦职工懂法了,以后就会投诉企业,企业自找麻烦,得不偿失。因此,国家开展法律知识进企业,非常必要,这也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体现,让劳动者自觉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五是坚持社会保障依法管理。当代年轻人之所以“用青春赌明天”,甚至拿健康换高薪、换所谓的幸福,往往源于他们对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不确定以及对现实生活成本的担忧。然而超负荷、高代价地“勤劳”,终将导致只有“过劳”而没有“幸福”。企业要主动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稳定员工队伍,凝聚员工思想,积极主动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解决他们后顾之忧,帮助困难员工,解决他们家庭疾苦。让员工能够安居乐业,服务企业,传播正能量。
    坚定法治信仰,建设法治社会,必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新的磅礴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