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6|回复: 3

“秋冻”要因病因人而异

发表于 2014-10-24 11:08: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几场秋雨的降临,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下降。俗话说:“春捂秋冻”,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冻一冻呢?听听专家怎么说。
 眼下,天气变凉,有些人坚持按照“春捂秋冻”的做法,结果却出现了问题。怎样科学理解“秋冻”?哪些人不宜“秋冻”?为此,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相关临床科室的专家,听专家为您科学解读“秋冻”。

    慢性肺病患者不能“秋冻”

    呼吸科副主任中医师周继朴说,所谓“秋冻”,一方面指通过适当的“秋冻”,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环境的耐受性,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腊月做准备;另一方面,中医认为,秋天天气干燥,宜养阴,如果穿得太多,易伤阴生燥,对身体不利。如果体质本来就弱,那最好及时保暖。另外,“秋冻”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就要及时添衣。

    周继朴说,对于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冻”。这类病人,素体虚弱,寒邪易乘虚而入,造成气管、支气管等痉挛,从而诱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或加重。为此,周继朴建议此类患者应注意:

    防寒保暖  居室温度在18℃左右,相对湿度55%为宜,还要保持空气新鲜,及时增添衣服,刮大风、阴雨或大雾天气时减少外出,避免呼吸道受影响。

    适度运动  各人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以增强体质而御寒。

    饮食宜忌  饮食原则为清淡易消化,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饮食为主,如鱼、蛋、禽肉、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1:08:29 | 查看全部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秋冻”

    对于最近门诊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急增的现象,心内科主治中医师张竹华提醒大家,“春捂秋冬,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但针对罹患心血管病的患者,要认清这其中的误区。这里主要涉及到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

    张竹华说,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系疾病多与机体内的津、血运行不畅相关。由于津、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因此津、血的运行状态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大。寒性收引,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心脉失养,从而引发血压的波动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所以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为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增加运动以防寒及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活动,所以不应“秋冻”。为此,张竹华建议此类患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预防寒流对心血管造成的影响:

    控制血压  检测血压变化情况,及时就诊调整降压药物。

    注意饮食  饭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粮和绿叶蔬菜,这些食品具有一定的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适度运动  不宜在秋冬季节过早进行晨练,要注意保暖,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要量力而为。

    预防感冒  要注意保暖防寒,增强机体抵抗力,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极易诱发心肌缺血、血压控制不佳等的发生。

    常备好药  寒流来袭,心血管疾病往往突然发生,故应备好相应的药物,如速效救心丸、安宫牛黄丸等药物,不让疾病趁虚而入。

    适量饮水  适当的饮水,可以保证身体内的含水量,但应选择少量、多次的频服方式,以防止加重心脏负荷及引起血压波动等。

    定期体检  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1:08:40 | 查看全部
胃肠病患者不能“秋冻”

    46岁的王先生说,他一早就来医院的脾胃病科看病,说自己的十二指肠溃疡又犯了,仔细询问得知是近几天天气变冷,自己添衣不及时引起老毛病复发。

    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朱培一介绍,中医认为,“秋冻”有利于阳气的闭藏,从而不过度耗散阴津。但是对于胃肠病患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等,还应辨证看待。如消化性溃疡患者多呈周期性发作,尤其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更为突出。一般自秋季至次年早春,都是溃疡易发季节。这类患者正气不足,卫外防御功能下降,很多人平时都手足不温,容易感冒。胃是多气多血之腑,寒则收引,受凉后气血运行不畅,则会诸症蜂起,或吐或泄,或胀或痛。所以若遇秋风瑟瑟,还是应该及时添加衣物的,不能过分“秋冻”。

    朱培一提醒大家,胃肠功能不好的朋友,秋季饮食应该在胃肠能够正常运化的前提下适当进补。如形体偏瘦,形寒肢冷的患者,可服用“当归生姜羊肉汤”补益气血。着衣方面,年轻女性不要因为爱美,深秋还穿裙子,甚至露脐装。腹部和双脚等容易受寒的部位,一定要保护好。另外,养成睡前热水泡脚的习惯,配合按摩足三里穴位。这些都是胃肠病患者有益的保健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4 11:09:10 | 查看全部
关节病患者不能“秋冻”

    疼痛科主治中医师陈平告诉大家,“秋冻”要适度,不能随便冻,尤其是对人体重要部位加强保护,如头、胸、腹、足、颈、肩、腰、膝关节等。如患者增添衣服后仍不能缓解,就应该及时就医,查明引起疼痛不适的原因,尽快治疗。

    陈平说,近日以四肢关节疼痛来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颈腰椎疾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病,以中老年人居多。追问病史都有年轻时受凉受寒的经历,加之年龄增长,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对全身的温煦作用下降,每到天气变化时就病情加重。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讲也应该注意保暖,切勿受冻贪凉,岁数大了后悔莫及。

    陈平提醒患者,除积极治疗外,还应加强功能锻炼,如腰痛患者可做五点支持、小燕飞等锻炼;膝关节疼痛患者适度行下肢等长及屈伸功能锻炼,以加强气血流通,增强肌肉力量对脊柱、关节的保护。(徐萌)(中国中医药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