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历史上的10月25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6:20 | 查看全部
1971年10月25日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上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当电子计票牌显示出表决结果后,会议大厅迅雷般的掌声轰鸣,持续达两分钟之久。不少国家的代表放声高歌,热烈欢呼,有不少人像过节一样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当然,也有人感到难堪和尴尬。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是一个辉煌的时刻,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值得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感到自豪的时刻。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决议,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宣告“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驱逐出去”。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的事实已被联合国接受,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代表权问题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都已得到公正、彻底的解决。
美国工人为联合国赶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乔冠华在联大第26届会议主席台上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6:30 | 查看全部
1971年10月25日 我国与比利时建交

  比利时,全称比利时王国。因古代比利其人而得名,意为“勇敢、尚武”。位于欧洲西部。面积30528平方公里(包括荷兰境内的飞地巴勒-埃尔东)。人口997.9万(1991),其中讲荷兰语的弗兰德区576.9万,讲法语的瓦隆区325.6万(包括讲德语的6.8万),使用荷、法两种语言的布鲁塞尔区95.4万。官方语言为法语和荷兰语。9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首都布鲁塞尔。主要矿藏是煤,有少量铁、锌、铅、铜。森林覆盖率为20%。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9.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万美元(1995)。粮食靠进口。工业有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化工、纺织、玻璃、煤炭等。进出口主要产品是原料制品、运输器材、化工产品和食品。公元前57年起长期被罗马人、高卢人和日耳曼人分割统治。14世纪末至15世纪被勃艮第王朝统一,后被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统治。1815年并入荷兰。1830年10月4日独立。1831年7月21日(国庆日)比第一代国王利奥波德一世登基。两次大战期间均被德国占领。长期以来,讲荷兰语的弗拉芒地区和讲法语的瓦隆地区存在着地区及语言、民族矛盾,因此造成政党分裂并使政府一度更迭频繁。1993年正式实行联邦制。1971年10月25日同中国建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7:09 | 查看全部
1961年10月25日 厄瓜多尔发现南美最早人类遗址

    1961年10月25日,在基多东南二十三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南美最早的人类遗址之一,这个遗址可能属于约一万年到一万五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的。
    目前科学界一般认为,美洲最古老的居民是在上旧石器时代末期(距今一万三千年左右)从其他大洲迁去的。美洲各地考古发掘始终未发现更早的文化遗物。因此,这个文化遗址的发现对研究美洲古代人类社会有重要意义。
    这个遗址是在古印第安公社的所在地瓜伊利亚巴姆巴谷发现的,现在已把发现这个人类遗址的地方命名为因加。据发掘者认为,在古代,现在很少通航的厄瓜多尔的河流,特别是横贯瓜伊利亚巴姆巴谷的瓜伊利亚巴姆巴河,流量很大,两岸非常肥沃,因此,史前时期的居民定居在那里。那里从北到南接连不断地发现了当对遗留下来的矛,这些矛的顶端有同矛身连在一起的黑曜石矛头。这种矛头过去在美国西部、墨西哥、危地马拉和巴拿马曾经发现过,但在南美还是第一次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7:19 | 查看全部
1960年10月25日 我国与马里建交

  马里,意为“河马”。全称马里共和国。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面积1241238平方公里。人口1076万(1995)。有班巴拉、颇耳等23个部族。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班巴拉语。8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余为信奉传统拜物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首都巴马科。主要矿藏有岩盐、磷酸盐、黄金、铝矾土等。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不到1%。系农牧业国家,80%以上就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小米、高粱、玉米、稻谷、棉花、花生等。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是西非地区牲畜存栏数最高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有食品、纺织、卷烟、建筑材料等工业部门。被世界银行列为世界上最穷国家之一。199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万非洲法郎。主要出口棉花、牲畜、花生、皮革和黄金等,进口机械、建材、化学制品、燃料和食品等。历史上曾是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中心地区。1895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称法属苏丹。1904年并入法属西非洲。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定名为苏丹共和国。1959年4月与塞内加尔结成马里联邦,翌年8月联邦解体。同年9月22日宣布独立(独立日即国庆日),改名为马里共和国。1979年6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92年6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组成首届多党联合政府。1960年10月25日同中国建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7:29 | 查看全部
1952年10月25日 周恩来预言中国将和平转入社会主义

  1952年10月25日,周恩来在全国工商联筹备委员会第二次常委会后,同一些资本家代表人物谈话,在谈到将来用什么方法进入社会主义时说:现在还不能说得很完整,但总的来说,就是和平转变的道路。中国经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流血革命后,不会再流第二次血。和平转变,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且要转变得很自然,“水到渠成”。如经过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达到阶级消灭,个人愉快。这就是和平、愉快、健康地进入社会主义,使每个人都能各得其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7:41 | 查看全部
1948年10月25日 毛泽东三则电讯退敌兵

  1948年10月25日10时许,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
  北平地下党发来急电:蒋介石、傅作义妄图偷袭石家庄。
  从北平到石家庄只有600多里,如果进犯之敌借助机械化运输工具和空中优势,不顾一切地突进,少则2日,多则3日便可到达石家庄;而我野战军主力尚在数百里之外的平绥线上,即使日夜兼程,赶回来也需四五天。西柏坡紧挨着石家庄,党中央所在地面临危险,情况十分严重。正在指挥辽沈战役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军委其他领导紧急磋商,在军事上作了严密的部署,同时实施了一项异乎寻常的破敌措施:毛泽东亲自为新华社写了3则电讯。
  当天,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写的第一则电讯:《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电讯只有一二百字,揭露了敌人的偷袭阴谋,号召解放区民兵动员起来歼灭敢于冒险的匪军。敌人认为自己极为秘密的行动暴露了,兵马未动,已被吓破胆。
  为了进一步动摇军心,瓦解其斗志,10月27日,新华社又播发了毛泽东写的第二则电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
  敌人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先头部队刚去保定南下,就遭我地方部队有力的阻击,搞得焦头烂额,伤透脑筋,两天里才走了几十里路,到了唐河北岸又不能继续前进了。
  蒋介石、傅作义却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还在做石家庄的梦,继续调兵遣将,向前推进。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为新华社写了第三则电讯:《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这篇评论说:“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208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
  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
  毛泽东点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致命伤。结果,偷袭石家庄,成了一枕黄粱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7:51 | 查看全部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正式举行  台湾正式回归祖国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地区日军投降仪式正式举行。中国方面陈仪长官等、美国联络官柏德尔准将出席仪式。日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兼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投降书上签字。上午10时,陈仪代表中国政府通过广播电台宣布:从即日起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重新归入中国版图,该区一切土地、国民、政事皆归于中国主权之下。结束了日本在台湾长达50年的统治。
    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政府鉴于台湾情形特殊,乃在台湾设立与大陆各省迥然不同的行政长官公署制度。于9月28日公布《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大纲》,并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行政长官公署与警备总司令部于 9月28日,派公署秘书长葛敬恩和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副参谋长范诵尧2人筹组前进指挥所,并兼该所正、副主任,10月1日,中国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张延孟奉命携带国民政府国旗单机飞台北,并在台北升起国旗,10月3日,中国陆军先头部队乘木帆船抵台,10月5日,葛敬恩率领幕僚80余人,由重庆抵达台北。此为国民政府接管台湾的首批抵台人员。10月16日,传闻国军将于10月25日抵达基隆,民众乃聚集码头准备迎接。自早到晚,却未见军队来到,许多人露宿码头久等。10月17日,由陈孔达所率的陆军第七十军,以及部分公署官员,分乘美国运输舰40余艘抵达基拢这是第一批登陆台湾的国军。大军登陆后,受到久候民众热烈欢迎。14时40分,第七十军进入台北,更受到数万市民夹道欢呼,军队所经过的路两旁,砌成了人墙。其中有些日本人也乖乖地排站着。10月24日,陈仪率其公署官员于午后由上海飞抵台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8:07 | 查看全部
1915年10月25日 孙中山、宋庆龄结婚,签订婚姻誓约书

孙中山、宋庆龄等的合影
  1913年,孙中山发动武装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袁世凯企图派人暗杀他。孙中山被迫于这年8月初逃亡日本。他在日本重新集结革命力量,组织中华革命党,准备发动讨袁的“三次革命”。这时,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正在为孙中山处理英文信件,宋庆龄刚从美国梅肯苇斯莱茵学院毕业,也来过东京看望父母亲。在这一期间的日常接触中,宋庆龄很仰慕孙中山的为人和革命精神。1915年3月,孙中山将分居多年的卢氏夫人从澳门接到东京,经过协议,办理了离婚手续。后来,孙中山写信给宋庆龄,问她是否愿意来日本和他共同生活,并参加革命工作,宋庆龄欣然同意。1915年10月24日,宋庆龄到达东京,住在日本朋友头山满先生夫妇家。第二天(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东京律师和田瑞家举行了婚礼。他们委托律师和田瑞到东京市政厅办理了结婚登记,并由这位律师主持签订了婚姻誓约书。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婚姻誓约书一式三份,分别由孙中山、宋庆龄和律师和田瑞各保存一份。
  中国历史博物馆是在1962年从私人手中征集到这份誓约书的。在进行鉴定时,有关同志提出了三个疑问:第一,为什么誓约书上写的日期是“1915年10月26日”,而不是25日?第二,为什么宋庆龄的签名用的是“琳”,而不是“龄”?第三,为什么宋庆龄没有用印?带着这三个疑问,中国历史博物馆于1962年8月11日将誓约书的照片寄给了宋庆龄,请她鉴定真伪,并解答上面三个疑问。
  不久,宋庆龄通过她的秘书室作了答复,内容摘要如下:
  “这份誓约书是真的,系孙中山和宋副主席于1915年10月25日在日本东京结婚,由日本名律师和田瑞到东京市政府办登记手续后所签法律上的誓约书。但因日本风俗以双日是好日,故接受律师的建议将25日写为26日。在抗日战争时,存于上海孙中山故居的孙中山先生和宋副主席的结婚誓约书二份,已为日本军阀掠去,可能这份就是其中的一份。”
  这个答复证明了誓约书是真品,并回答了日期的问题。但是第二、三两个疑问仍然没有得到解决。1980年3月18日,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同志将这份誓约书原件,送宋庆龄题字。宋副委员长见到了誓约书原件十分高兴,欣然在卷尾余纸上题了“此系真品”四个字,并签名盖章。
  宋副委员长秘书室将上述原件退还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时候,还附函作了如下说明:“誓约书上的日期为10月26日是照日本老规,以双日为好而写的,结婚日期实为10月25日。宋副委员长在婚姻誓约书上用‘琳’字是因为‘琳’字容易写。当时从美国去日本,因而没有图章可盖。”这一次圆满地解答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提出的三个疑问。
  附:誓约书(译文)
  此次孙文与宋庆琳之间缔结婚约,并订立以下诸誓约:
  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三、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了保持各自之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上述诸条誓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系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
  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于见证人手中。
  誓约人  孙 文(章)
  同 上  宋庆琳
  见证人  和田瑞(章)
  千九百十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8:19 | 查看全部
1881年10月25日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诞辰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诞生在西班牙南方地中海滨的港口马拉加,父亲是一位名望不大的画家,在一所美术学校中任教,1895年,父亲接受巴塞罗那美术学校的教职,不久全家迁居巴塞罗那。毕加索从小跟父亲学画,很早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迁居巴塞罗那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取当地美术学校。他15岁那年,画了一幅《科学与仁爱》,被录取参加在马德里举办的国家美展,并在马拉加美术比赛中获得金质奖章。这一年秋天,他考进马德里圣费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但是,他只读了一年,因患猩红热回巴塞罗那养病,从此结束了沉重时代。19世纪90年代的巴塞罗那,是西班牙最开明的城市,一些文化人经常集会于巴塞罗那的“四猫”咖啡馆中,毕加索回来后,立即成了“四猫”咖啡馆的常客。在这里,他接触到各种文化流派和思潮,并且举办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画展,给他带来很大的声誉。当地报纸称赞这位青年画家在“运用画笔和铅笔时显示出了惊人的才能”。就这样,毕加索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
  毕加索生前谈到自己的艺术时说:“我是像别人写自传那样的画画的。这些图画,不论是完成了的,还是未完成的,全是我日记中的一页。”毕加索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从1900年起,曾3次去巴黎,都因他的画卖不出去,生活没有着落返回西班牙。直至1904年4月他第四次去巴黎,在一所号称“洗衣坊”的破旧的公寓里租了一间破房才定居下来。这期间,他生活中充满辛酸,他的画描绘了社会底层的人生悲剧。《海边的穷人》、《人生》、《洗衣妇》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不久,在“洗衣坊”附近住进一个马戏团,毕加索对马戏演员的生活产生了同情,《花衣小丑之家》等表现演员悲惨生活的就是这时期的作品。1905年,毕加索先后结识美国美术收藏家和俄国实业家,他们纷纷向他购画,毕加索终于摆脱了贫困。之后,他先后访问了俄国、法国、意大利等许多国家,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他的画的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巴黎。他的反对法西斯著名作品《格尔尼卡》就是为揭露法西斯罪行的。战后,毕加索的画的主题大多数是欢呼和平与反对战争。1949、1950、1952年,毕加索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要求,先后多次向大会提供举世闻名的《和平鸽》。他很勤劳,一直工作到1943年4月7日。4月8日逝世,享年92岁。毕加索一生是不断追求和探索的一生,尽管他的画至今还有争议,但他的探求精神无疑是值得效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5 08:18:28 | 查看全部
1874年10月25日 辛亥革命先驱黄兴诞生

    黄兴,原名轸,字克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10月25日生。
    1901年被派往日本,在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参与创刊《湖南游学译编》。1903年返长沙。翌年2月15日,与陈天华、宋教仁等发起成立华兴会,被推为会长。11月16日策划长沙起义失败,经上海亡命日本。
    1905年7月与孙中山结识。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任执行部庶务。1907年至1910年春,与孙中山等在广西、云南、广州发动数次起义均失败。
    武昌起义后,从香港赶往武昌,任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与清军作战。上海等地光复后到上海,任副元帅,主持南北议和的谈判。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陆军总长。临时政府北迁,任南京留守。1913年7月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于苏州等地讨袁失败,再度亡命日本。在日本与孙中山意见不合,1914年赴美国,仍为护国军筹措军饷,积极讨袁。1916年袁死后,回上海,恢复与孙的关系。10月31日在上海病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