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有个“长期吃肉降低智商”的说法在网上到处流传。这个说法让很多网友感觉惊奇,一些人提出了疑问,原来自己不够聪明是因为爱吃肉的缘故?
这个说法起源于一则报道。该报道说,英国Southampton大学的科学家对30岁后的8170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对他们的智商测定后,研究人员发现,10岁时智商较高的人,如果有偏好肉类的饮食习惯,他们的智商在成年之后只提高了15%,而喜爱进食蔬菜的人,在10岁之后智商平均提高了38%。由此科学家建议,未成年人饮食要减少肉类,多吃豆制品和乳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少吃甜食,有利于提高智商。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最近的研究结果,相关新闻在2008年就已经在网上看到。饮食与智力和思维能力相关,也并不是什么新消息。
吃肉太多有害智力,不等于少量吃也会降低智商
目前我国营养学会只推荐每天吃50~75克的肉(生重),按红烧牛肉来算也就3~5块(枣大的块)。它的营养意义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特别对于育龄女性和儿童比较重要。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量食用红肉,特别是加工肉制品,将会增加患病的风险。
素食的好处在于完全不吃鱼肉蛋奶?这是错误的概念。素食的好处,不在于“远离鱼肉蛋奶”,而在于大量蔬菜、水果、杂粮、豆类、坚果等天然植物性食物的合理配合。油条、薯片、炸麻花都是素食,饼干和各种甜饮料也可以是素食,而这些东西并不会促进智力提高。实际上,适当吃鱼,适当吃蛋类,对于脑力是有益的。
营养不良的素食不仅不会让人聪明,还会因为造成贫血、蛋白质缺乏、维生素B12缺乏而影响未成年人的智力。无论在我国贫困地区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研究都发现,贫血未成年人的学习能力明显低于不贫血的,特别是生命的早期发生营养缺乏,对大脑发育的影响更大。在决定纯素时最好能咨询营养专业人士,获得膳食指导,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肉食与蔬菜搭配,可能比完全吃素更重要
我国营养学界推荐人们吃少量的肉和鱼,同时要吃大量的蔬菜。每天一两肉和每天一斤菜,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蔬菜所供应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钾、钙、镁、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对良好的智力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也能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所以,无论是否吃素,关键是控制肉食的量,同时还要把蔬菜吃够数。
总之,鉴于未成年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足够的铁、锌、钙和蛋白质等营养素供应,不提倡未成年人吃纯素。不吃肉是可以的,但至少需要蛋奶,最好还能有鱼类。希望不会有人因为这个报道而误解为吃素就一定聪明,然后决定给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吃纯素。(摘自《知识就是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