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笑看今朝

励志故事、格言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27:50 | 查看全部
1.自我奖赏
  在台湾旅游时,听过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
  台南有位着名作家,童年时家境贫寒,父母以卖豆腐维持生计。每天早上天尚未破晓时,他便与第弟起身丁作,两人治街叫卖。他告诉弟第说:“我们把卖豆腐所赚的钱,拿回家给母亲,帮助家人过活。我们给自己的奖励品是你我共享一块豆腐,你一半,我一半。
  启示
  那块共享的豆腐,是他们劳动后换来的代价,是生命中愉悦的奖赏。生命必须付出代价,要劳苦,要励炼,才能享受成果。适当的奖励,使得一切的劳动及付出获得了肯定。然而,奖励不一定要由别人来给,自我奖赏其实也一样中人满意,激励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35:48 | 查看全部
一字千金

  战国时候,盛行一种“养士”的风气,将权势的人都喜欢招揽各种人才,把他们养在家中,随时为自己效力。这些投靠权贵的人被称为“门客”。
  当时秦园的相国(官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这么多门客之中,各个阶层、各种经历的人都有。吕不韦为抬高自己的名声,叫他们收集众说编写一本厚厚的书,题名为《吕氏春秋》。在这中书里。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古今治乱都写到了。
  书写好后,吕不韦下令把书挂在首都咸阳的城门上,同时宣告:有谁能够增加或者减少这本书一个字的,相国赏他千金。
  几天过去了,始终没有一个人提出这本书的不足之处。
  《吕氏春秋》真的完美到增减一个字都不行吗?不是的,只不过由于吕不韦当时是权势显赫的相国,这本书又是他立意要标榜自己,用“吕氏”名义写成的,人们有意见也不敢提出来就是了。
  启示
  后人将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史辞精妙,文章价值很高,一字一句颇有分量。在直销的培训课中,讲师应注意认真准备,力求表达得精炼准确,一字千金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42:55 | 查看全部
强盗师徒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狂逃,差点儿连裤子都跑掉了。好不苟且扬弃了警察,两人上气不接下气,瘫倒在地上。

    良久,惊魂稍定,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有何等柔美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尚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若是没有了警察,是不是各人都敢去偷、去抢了?正因为有了这些警察,把那些能人挡住了,我们才有保留空间啊!和他们相比,我们算什么东西?有什么本事啊?我们不就是仅仅凭着一颗贼胆,敢干他们不敢干的事,才混得一口饭吃吗?有了警察,才有我们啊!没有警员,那里有我们的好日子过啊!”

    你当作功人士多么光景,但是,你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别的一面,你“只看到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没有看到他们为成功所流的汗水、泪水,乃至鲜血!纵然,你看到了“贼挨打”,你也只乐意做“只吃肉不挨打的贼”。世界哪里有这样便宜的好事!上面谁人老匪贼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好好借用一下的。只要有一点点勇气、自负,就富足用来冲破心理和心理的阻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44:13 | 查看全部
信念的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一个美国女孩一双眼睛意外受了重伤,她只能从左眼角的小缝隙看到东西。小时候,她喜欢和附近的孩子玩跳房子,但却看不见记号,只有把自己游玩的每一个角落都记清。这样,即使赛跑她也没有输过。正是凭着这股韧劲,后来她获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文学学士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硕士两个学位。

  她曾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乡村教过书,后来又成为奥加斯达·卡雷基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这13年间,她除了教书,也在妇女俱乐部演讲关于各种书籍,并客串电台谈话节目。她的自传体小说《我想看》轰动一时,成为畅销的名着。她就是过了50年如同盲人的日子的波基尔多·连尔教授。

  “在我心里不断地潜伏着是否会变成全盲的恐惧,但我以一种乐于面对的高度去面对我的人生。”连尔这样说道。终于,在她52岁时,经过现代医术的诊疗,她获得了40倍于以前的视力,她面前展开了一个更为绚烂的世界。

  有人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分,某种优越的条件,但是从波基尔多·连尔身上,我们看见的却是成功来自于某种缺陷及乐观力量带来的震撼。同样的困境,同样的际遇与磨难,有些人可能会很快垮掉,有些人却能站起来。其实,面对同一种境遇,谁也不比谁占一定的优势,关键是他的心境是否早早俯首于来自苦难的压力。这时,信念的高度就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以积极的信念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战胜自己的缺陷,而失败者却恰恰相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46:27 | 查看全部
狗要有目标,做一个人更要有目标

  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为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

  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

  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推而广之,做一个人更要有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太多的人没有目标。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在孩童的时候,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

  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子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成了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钱不具备终极目标的资格。过一阵子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持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当恒定的。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这也值得推敲。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的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从属于你的目标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46:47 | 查看全部
信心的魔法,唤醒成功的潜能

  从前,有一个聪明的巫师,他告诉国王自己发现了一种可以把沙变成金子的魔法。国王当然很感兴趣,并给了他一大笔奖赏。于是巫师向国王解释了他的方法。整个过程看上去很简单——除了其中一条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想到阿布拉卡达布拉这个词,只要一想到,魔法就会被打破,金子就没法变出来了。这个国王尝试了一次又一次,但他总是无法把那个词置之度外,于是,他始终没有变出金子。

  这个故事也许只是为了讽刺魔法师的狡猾和国王的愚蠢,但温毕格勒博士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故事理想、天分、潜力往往会由于我们一时的意识迷乱,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而被遮掩、被埋没。只要对自己的潜力有清醒的认识,有足够的信心、坚定的信念,并不断地给自己加油鼓劲,那么我们的潜能终会被唤醒,理想终会实现。

  天堂就在你心中……这些话我们都已经烂熟于胸,甚至有时以为自己很相信,但事实上,每当要运用这种力量时,我们心中却会暗暗地怀疑。

  鲍得里把这种心理表述得更清楚明了:就像是想要变得富裕,心底里却预感自己仍然摆脱不了贫穷。这种总是对自己的前景持怀疑态度的心理无异于南辕北辙。当一个人想成功,却又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时,那么失败是必然的,谁也帮不了他。

  有一条谚语说,羊每叫一声,就少吃一口草。人也是这样,当你说我很穷,我不可能变富,或者我永远也做不到别人那么好,我没有他们那种能力,我是一个失败者,命运总是与我背道而驰等等这些话,放任自己怨天尤人时,实际上是在给自己设置障碍。

  无论你多么努力地为成功而奋斗,如果你的心里还是怀着对失败的恐惧,那么这种心态就会磨灭你的付出,葬送你的努力,使你的成功变得更遥不可及。

  是什么让拿破仑成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里最伟大的征服者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怀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宏伟事业一定会成功,相信世界上没有过不去的难关。直到他失去这种信念,失败才降临。当他在进与退之间徘徊、犹豫不决时,莫斯科的冬天到来了,在冰天雪地中,他的世界帝国梦化为了泡影。命运曾留给他很多条出路——那年冬天的雪迟到了整整一个月,但是他犹豫了,然后失败就降临了。打败他的并不是那场雪,也不是俄国人,而是他自己——他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48:46 | 查看全部
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美国,一所大学普通校舍里,住着两个大学生,一个叫法兰克,另一个叫保罗。

  贫穷的保罗几乎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不得不靠向同学四处借债度日。

  毕业时,负债达1200美元之多的保罗不辞而别,从此在同学中销声匿迹。

  纷纷找上门来追讨保罗的债主要法兰克有机会时转告保罗,他们将向保罗提出诉讼。

  法兰克努力劝说这些愤怒的同学,他说凭他平日里对保罗的了解,保罗虽穷困至极,但他从未被穷困击倒,他拥有着坚强的毅力,而坚毅的人总会出头。他要求这些同学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

  凭借法兰克出众的人格魅力与领导才能,诉讼风波暂时平息了,时间一过就是十年。

  十年后,在一次法兰克召集并主持的同学会中,有一个形容消瘦的人中途赶来,仔细一看,竟是保罗。

  保罗从怀中掏出一张皱折斑斑的纸片,告诉在座的同学:

  “我今天是来还债的,我所借过的每一分钱都详详细细地记录在这张纸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49:30 | 查看全部
南风和北风: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寒风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春意上身,纷纷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这个故事也称为南风法则,它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多点人情味,从而使下属丢掉包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50:00 | 查看全部
适者生存:

沙漠中的狐狸养了一窝小狐狸,小狐狸长到能独自捕食的时候,母狐狸把它们统统赶了出去。小狐狸恋家,不走。母狐狸就又咬又追,毫不留情。小狐狸中有一只瞎眼的,但是妈妈也没有给它特殊的照顾,照样把它赶得远远的。因为妈妈知道,没有谁能养它一辈子,小狐狸们从这一天起便长大了,那只瞎眼的小狐狸也终于学会靠嗅觉来觅食。企业在培养业务骨干时也应在适当的培训后及时放手。独立承担责任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因为商界同自然界一样:物竞一择,适者生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22:50:16 | 查看全部
智猪博弈:

典故告诉我们在小企业经营中,学会如何“搭便车”是一个精明的职业经理人最为基本的素质。在某些时候,如果能够注意等待,让其他大的企业首先开发市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时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因为“寄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高明的管理者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来为自己服务。“搭便车”实际上是提供给职业经理人面对每一项花费的另一种选择,对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给企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十分常见,却很少为小企业的经理人所熟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