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29 10:35:20
|
查看全部
群众需要的一定要做好
时刻牢记百姓的冷暖,是每一个优秀党支部书记必备的态度。牢记百姓冷暖,满足群众需要,对党支部书记来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用嘴说说,那是大话、空话和假话。也不能只停留在手头上,而应常记在心间。群众想到的,要做到;群众没想到的,而又是群众需要的,也要做到,这样才叫用心做事,也只有这样才叫尽职尽责,才叫全力以赴,才能最终把事业做好。
提到职责,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根据自己的职务需要来做事。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对自己的职责不上心,履行不到位,使得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比如钉子户的出现、群体上访事件等等。对于基层党支部书记来说,既然挑起了这样一副担子,就要时刻明确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更应该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问题和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
冷志成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切实履行着一个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为此,他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着,始终无怨无悔,因为他清楚这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万坊村有12个村民小组,364户、1410人。上千号人年年都盼着走上水泥路。2008年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们强烈要求修建村组公路。修路,其实在冷志成心里装着。但村里一年的财力是上面转移支付的4.5万元,根本办不了什么大事。可没钱也不能不办事,不办事,当什么村干部!冷志成又“厚着脸皮”到处跑,终于跑来了修路的钱。
一听说万坊村要修路,不少工程承包商不停地给冷志成打电话,要求做工程。有人提出,工程让给他们做,就给村里2万元钱。可冷志成说:“村里的钱,你们赚不到。我们自己搞。”
万坊村的干部真的自己搞起来了。打路基的时候,5名村干部每天义务忙到晚上11点多。看到村干部这么拼命为村民办实事,大伙坐不住了。许多村民扛着锄头铁锹也来了,村民万红卫、万忠明父子每天义务在工地做事,忙了一个多月。
“谁真心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理解谁、支持谁、体谅谁。”冷志成说,当了支部书记后,他才发现,做好农村工作并不难,只要凭良心为大家做事就行。
路修好以后,出行通畅了,但新的问题又进入了冷志成的大脑。在冷志成的带领下,万坊村多年失修的水库问题得到了解决,使影响村民灌溉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根治;冷志成自筹资金30万元把村里的小学整修一新,孩子们的校舍不再有安全隐患……
冷志成把群众的需要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如果没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就不可能做到这些。从个人的经济角度来说,冷志成是吃过大亏的人。冷志成2007年担任万坊村党支部书记。当初,他想过“鱼和熊掌兼得”,既办好村里的大事,又不耽误自己的企业赚钱。但是,到2009年时,冷志成感到分身乏术,二者必舍其一。他做出决定,选择了放弃个人事业,将恒顺贸易公司的股份转给同伴。为此,他还心痛了许久,再加上家人的责怪,让他有一个多月睡不了安稳觉。朋友对他说:“当支书划不来,自己损失大,没好处。”但冷志成却早想通了,村民对他的肯定,对他的好,就是他当好村干部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