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29 10:36:39
|
查看全部
官员的生存状态,可以视为社会价值取向和吏治好坏的晴雨表,也不妨看作反腐败成效的风向标。中央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官员头上的“紧箍咒”多了,身边监督的眼睛多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空间小了,巧立名目享受待遇的机会没了,颐指气使、呼风唤雨的神气少了。
这是了不起的历史进步。在我看来,眼下的情况往往是:官员活得越舒服、越潇洒、越轻松,百姓生活可能就越窘迫、越艰难、越痛苦;而官员感觉“为官不易”之日,很可能就是百姓生活改善、社会风气转变之时。说到底,官员作为社会公职人员,无非是为大家做事的。一个受聘于民众的“公仆”,反而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有利可图的美差,多半不是什么好事。而让干部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心怀敬畏审慎,唯恐辜负人民重托,生怕陷入腐败泥潭,让他们敬畏人民,谨慎用权,“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状态。
当然,官员也是人,也需要必要的生活条件,虽然未必一定“高薪养廉”,但必要合理的薪酬还是需要研究落实的。这也要在两个基础上,一是选贤任能、人尽其职,二是充分的调研和完备的监督。说到底,发大财并不是做官的本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夙夜在公,毫无私利,才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毕生追求的崇高境界。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为官者确实需要更难一些。官员的“苦”其实就是百姓的福。一个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从来不会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苦”,因为清廉使其风清骨峻,奉献使其幸福无比。此中真意,唯有身在其中者可以深切体会。
(选自《今日浙江》杂志2014年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