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29 14:34:13
|
查看全部
希望通过探究企业的陈规陋习,释放自己创造本能的高管,可以首先提出一些关于客户、行业规范,甚至业务模式的问题——然后,系统地质疑其答案。例如:
我们从事哪些业务?
人们期望客户服务达到怎样的水平?
客户始终不愿意为哪些服务掏钱?
哪些销售渠道策略对于我们必不可少?
运用类比法
在六年期间测试和观察了3,000名企业高管后,ClaytonChristensen、JeffreyDyer和HalGregersen三位教授在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3,提出了创新者的五种重要的“发现”技能:联想、提问、观察、实验和联网。
总的来看,对推动创新最给力的技能是联想——在“看似无关的各种疑问、难题或创意”之间建立联系。
我们自己的经验证实了联想的威力。为了着手利用这种力量,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使用类比法。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通过在一家企业与另一家看似无关的企业之间强行进行对比,团队的创造力就能获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需要原始创意的情况下。我们并不建议你去仿效其他组织——这种方法只会令人失望。相反,我们提出的这种方法是:利用其他企业来激发你的想象力。
最近,我们在一次“头脑风暴”研讨会上采用了这种方法,与会者是几个北美企业(包括一家体育用品零售商)的首席战略官。规则很简单:我们依次向每位高管提供一个简单明了的类比,整个小组将利用其对新的业务模式的可能性进行集思广益。当轮到这家零售商的首席战略官时,我们要求小组成员考虑一下,苹果公司将会如何设计该企业的零售业态。由此引起的讨论激发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创意,其中包括一个该零售商正考虑应用于其门店的创意:在其零售网点内,创建技术支持场所,顾客可以在其中,利用类似任天堂的Wii游戏机技术,来“试用”产品。
当然,大多数企业将在公司内部——比如说,在创意生成讨论会或解决问题的会议上——使用这种方法。例如,那家信用卡零售商的高管们,为了在该团队希望探究的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在自己的公司与其他一流品牌之间建立了类比关系。通过将该组织与喜达屋酒店(StarwoodHotels)进行比较,这些高管设想出一项新的计划,该计划将对那些提前或按时还款(良好行为)的客户进行奖励,而不只是对那些更多花钱(不良行为)的客户提供奖励积分。同样,通过将该公司的后台管理系统与亚马逊网站和谷歌公司的后台管理系统进行比较,该信用卡零售商学会了以不同的方式去考虑如何管理其客户资料和信息,当客户做出与产品有关的决定时,这些管理方式将会使他们受益,而且,这些管理方式还会使该公司获得有关客户行为的宝贵专有资料。总之,这些洞见导致了几个创意的产生,该公司在两个月内实施了这些创意,同时,利用这些洞见,该公司还开发出一组更具长期性的、攸关更大利益的创意组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