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老朋友
一个浮躁惯的人,很不容易静下来,我就是这么一个人。
从小的时候,父亲就说我性如烈火,做事却黏黏糊糊,完全没有做大事的姿态,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我也无数次的问自己,有时候为了父亲这句话而暗下决心,终因不能持之以恒,所以总是功馈于匮,以至于在学校自己偏了科,只为了几篇作文的发表,却断送了上大学的梦想。兄弟四个,家里负担很重,二弟和三弟连初中都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帮着父亲料理田地里的农活了,十几岁就和父亲种菜卖瓜,到几十里以外的县城里去吆喝,早五更起床,摸黑赶路,天亮了人和板车就都进城里了。我总是想一家人都比我吃的苦要多,劳累的要多,我总想自己长大了要回报他们的。
然而二十年过去了,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我一个浮躁的人,终究就应验了父亲的那句话,终究活的很艰难。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随着大潮我南来北往,先后干了许多工作,电子厂,建筑工,甚至艰难的时候给人家打扫清洁,最后在一家纺织厂里我才遇见了我的终生伴侣,她单纯可爱,她总是笑着说,缘分,都是一场缘分,茫茫人海能够遇见这么一个让我倾心的人,不容易啊,我就急着和她拜了天地。她总是说我干什么都不能够细了心去做,总是毛手毛脚的,她说她喜欢我晚上看书的样子,她说我如若要是能够坐住了写文章,不出十年,我也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只可惜我没有听进她的话,活该就这样活着平庸平淡,不能笑谈风云。茫茫世间,芸芸众生,能成就金光佛身的又有多少呢,更何况我一个浮躁不安的人呢?
直到有一天我细读了大家贾平凹老师的作品之后,一颗心总算平静了下来,再没有了强烈的各种欲望,那些燃烧的火好像都熄灭了,他看鹅就写成了<池塘>,他看树就写成了<一颗小桃树>,一块石头他都能写的寂静而伟大,脑子空,身子虚的时候他就信步走到一棵大树下,一坐就成了金光佛身,想必他今生一定是吃了不少人间的苦,受了不少人性情的煎熬,所以那种独到的见解和对中国农村现状的深深了解,他有他的悲伤也有他的孤独,但是他那种不屈沉埋乐观向上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许只有深读他的作品的人才能够感受的到他那种惠及与人胆入通天的智慧境界。
人静如山,夜深似海,去浮躁,除脑垢,这也许是每个成长起来的作家的都要经历的过程,站要站得住起,坐要坐得住,站起来不是要给别人看你个子高,有一种挺拔向上的力度,一种坚韧不移的韧度;坐的稳不是要做成一种摆设,坐成一尊虚伪,而是要沉住气,耐住性子,在茫茫夜色里寻找一种拙朴若愚,云水禅心的定力。
人近中年了,却是一心要想着有什么作为了,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好笑,真是有点痴人说梦啊!其实有时候我也觉得人的醒悟又分什么早晚呢,看开了,眼前一片开阔的境界了,往前走,兴许人生里就能闯出一片天地来,就像我们涉过一条河流,那些弯弯曲曲又是多么的平平淡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