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30 08:56:32
|
查看全部
说回到城市管理水平,不得不说北京市政府是在进步。近七年前的欠账,要还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拿出时间,下功夫调查,拿出过细的方案,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并为接下来的价格调整做好技术上的准备。今天下午的听证会从程序层面不可或缺,就北京公交、地铁价格调整的总趋势来讲不会有影响。除了在价格上有调整,这一次也对公交、地铁在交通出行的功能定位上做出了更清晰的确认,地面公交主要承担中短途客流,地铁主要承担中长途客流,在具体的票制上也给予通勤乘客的倾斜优惠。但是在这次调整的公关说明中,作为城市管理者也表现出了不善于和不擅长。比如“调整后的价格水平不会高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水平”、“运营亏损巨大需要减负”、“价格调整后要进一步提升乘用体验和服务质量”等等。问题是按照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基本定位,北京的公交、地铁价格等同于或略高与国内其他城市不正常吗?运营亏损减负是本次调整的核心所在,不是也已经说明,地铁还要继续补贴50%?乘用体验难道不调整价格你就不改进提升了?1号线、2号线的屏蔽门真的是等着这回价格调整后才有钱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