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77|回复: 10

中国顶级武器曝光:可以瞬间消灭美国全境

发表于 2014-10-30 09:03: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图上为东风-31甲,下为东风-31。但很快进展顺利的东风22便告下马,主要原因有二。
  14:56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13)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0月20日报道,在最具毁灭性的核弹头数量方面,中国现在已经超过了英国、印度、巴基斯坦,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俄罗斯、美国和法国。

  在整整半个世纪前的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进行原子弹试验。帮助中国制造原子弹的先是斯大林,后是赫鲁晓夫。在中苏关系破裂时,中国原子弹几乎已经万事俱备。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人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拥有原子弹。在此方向上迈出的第一步是在1950年成立现代物理研究所,由师从居里夫人的钱三强领导。从1951年开始,中国派出大量工程师和科学家到苏联进修,特别重视学习国防科技知识。中国在掌握军事技术方面真正的突破在赫鲁晓夫时期实现。在1954年赫鲁晓夫访问北京期间,毛泽东表示打算建设拥有核武器的强大军队,以捍卫该地区的共产主义利益。作为能从任何政治局势中获得最大利益的高明外交家,毛泽东最终迫使苏联在对待中国时,就好像中国是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似的。

  苏联在最短时间内援助中国建设了763个不同行业的工厂,包括兵工厂,成立97个科学技术中心和11个试验基地,包括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基地。中国派出1000多名科学家、大约8万名设计师和技工到苏联进修。在苏联大学的免费留学生超过12万人。在中国援建的苏联专家最多时高达1.2万人。从1958年起,苏联开始逐步向中国移交铀弹技术图纸,向中国供应现成的离心机,帮助中国生产武器级铀,并向中国供应核武器运载工具。既有现成的伊尔-28和图-16轰炸机,也有其技术资料,同时还协助中国生产本土版轰炸机。另外,莫斯科甚至还向北京提供R-1、R-11和R-2中短程弹道导弹。

  但是中苏“世纪友谊”仅仅持续到1960年,之后两国关系彻底破裂。苏联随即停止一切援助,包括国防工业援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09:03:46 | 查看全部
帖子附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09:04:04 | 查看全部
 “东风”-5A是中国1971年首次测试的“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进型。它是三级发射井式液体推进剂导弹,射程1.3万公里,发射重量约3000公斤。
  “东风”-31A是中国根据1999年首次测试的“东风”-31导弹研制的新型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它是三级固体推进剂导弹,射程约在1.12万公里到1.2万公里之间。这是迄今已知的对“东风”-31A导弹的第四次测试。
  “东风”-31A的潜射型号“巨浪”-2将于今年某个时候部署在中国094型“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上,届时它将使中国首次拥有确实有效的海上核威慑力量。
  “东风”-5A和“东风”-31A均可打到美国境内。
  《华盛顿时报》的这篇文章并未确切说明试射地点。然而,此次洲际弹道导弹测试似乎很可能是中国上月末宣布在东部地区进行的军事演习的一部分。在早些时候的演习中,中国声称进行了反弹道导弹试射,但美国认为,实际试射的是反卫星导弹。
  这一系列的导弹测试凸显出中国军方对导弹战略性的日益重视。上周,中国在不经意间证实拥有一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美国国防部表示,这种导弹或许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重返大气层飞行器。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8月7日报道,美国官员透露,中国军方上周试射了两枚洲际弹道导弹,其中一枚是中国最新研制的公路机动“东风”-31A导弹,能携核弹头打到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09:10: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09:10:49 | 查看全部
   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09:32:04 | 查看全部
:中国顶级武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09:32:40 | 查看全部
看着满威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09:33:04 | 查看全部
国家富强的标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09:33:27 | 查看全部
以前还真没见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09:33:3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