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热处理”和“冷处理”
针对3岁以下的宝宝:
3岁以下的宝宝闹情绪的时候,大多数处于一种无助的状态,这个时候不宜太严厉,更不宜不管不问,而应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可以理解为“热处理”。具体来说,就是家长要让宝宝感觉到你在积极地过问和在乎他遇到的问题。可以抱着他,并且问他“你为什么不高兴?”、“是不是因为饿了?”等,要试图帮助宝宝把他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情绪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会让孩子的情绪慢慢地得到疏导。
针对3岁以上的宝宝:
适当的“冷处理”:宝宝在这个年纪,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很强了,所以闹情绪的时候,家长没必要直接去过问,可以先“冷”他一会儿,给他一个反思的机会,让他明白一味的闹情绪耍脾气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适当“冷处理”绝不是置之不理,这个时候也需要跟3岁以下的宝宝一样,让他感受到你在情感上在支持他,你愿意理解他,分享他的烦恼。
跟宝宝分享“闹情绪”经验:3岁以上的孩子,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遇到耍小脾气问题,爸爸妈妈可以跟他分享自己的这种经验,比如跟他说“妈妈生气的时候会去跑步、读书或者保持沉默,而不是任性发脾气”之类的话,让宝宝在分享中逐渐学会大人处理情绪的方法。
儿童绘本教宝宝管理情绪:现在市面上的儿童绘本种类很多,其中有不少绘本图书都是专门帮助孩子提高管理情绪能力的,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阅读,或是让他自己学着阅读。通过书中内容的“耳濡目染”,宝宝会逐渐学会反思自己,最终提升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
2.家长需克制自己的“坏情绪”
家庭环境对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爸爸妈妈的情绪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起很大的作用。有些父母,在遇到争论时歇斯底里没有克制的吵架,这会对宝宝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试想,如果宝宝一直处在一个争执、吵架的环境里,难免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自身的情绪也就不可能稳定。所以建议父母,遇到问题一定要克制自己的“坏情绪”,给宝宝一个相对和谐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