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案例:
1.开始闹情绪是宝宝社会情感不断发展的表现
宝宝1岁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仅是身高体重在增长,社会情感实际上也在不断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宝宝的独立行动能力越来越强。
慢慢地,宝宝的自我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掌控身边世界的欲望逐渐凸现出来。但是外部世界跟他的想法会常常发生矛盾,自我要求也不可能都得到满足,相应地,宝宝的情绪调节能力又有限。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会开始出现闹情绪耍小脾气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案例一中提到的“过激行为”,比如撞头。
2.新的“压力源”是造成宝宝常闹情绪的外因
如果说自我意识增强是宝宝开始出现耍小脾气现象的内因的话,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新的“压力源”就成了宝宝经常闹情绪的外因。
一般3岁左右,宝宝开始上幼儿园,他所面临的周围环境更加复杂。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还有幼儿园同伴之间的攀比、竞争,这些都在无形中给宝宝增加了很多压力。有些压力可能超出了宝宝承受和自我疏导的范围,自然造成宝宝的情绪化。
3.内心想法得不到实现也会导致宝宝情绪不稳定
3岁以上的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飞速发展,天马行空的想法特别多。有时候自己的想法理不顺、实现不了,比如做游戏的时候不能完全驾驭游戏规则,都会表现出“气急败坏”的状态。所以,像案例二中提到的那样,3岁的宝宝耍小性子的几率更高,其实是跟他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想法都有关。
4.家长引导不当会影响宝宝性格发展
宝宝经常闹情绪耍小脾气,一次两次可以理解,如果闹情绪的频率越来越高,久而久之会造成宝宝情绪的不和谐,缺乏理性,甚至性格极端。这样最终导致孩子长大遇到问题时,本能的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闹情绪,而不是冷静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发现宝宝开始出现闹情绪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积极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