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谈“湿法不湿”
每每提起湿法,从事电解出装槽作业的人脑海里可能就会出现以下画面:行车吊着析出好的阴极板从槽面穿过,酸液从阴极板上不断的向下滴落,槽面上行车通道内湿漉漉一片。
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拥军从国外考察回来给我们开会时说:“国外搞湿法作业的槽面没有做防腐,槽面非常干净,人家说不需要防腐,咱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大家想想。”“不会吧,怎么可能,湿法作业不湿还叫湿法吗?”话音一落,众人就开始了议论。湿法为什么一定会湿,难道就不能做到“湿法不湿” 吗?负责过直炼厂铅电解项目建设,目前负责铜电解项目建设及生产的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众所周知,铅电解生产过程中防止酸液滴落有以下三大难点:一是进行析出铅作业时,行车将析出铅从电解槽内吊出后,其上附着的酸液开始向下滴落,虽然有淋酸工序要求,但出装槽过程中不可能无限制的去淋酸,在行车运行中仍会有酸滴落;二是残极洗涤机洗片时,洗片池内的液位控制太低阳极泥洗不净,反之液位控制高则阳极泥浆溅出,那清扫起来怎一个难字了得;三是析出铅入成品锅熔化前,在泡洗池内泡洗后进行堆垛,堆场下边铺的软 PVC板上满是酸液,工人需穿长筒胶鞋才能进行操作。
在直炼厂铅电解建设中我们留有遗憾,铜电解建设不能再有遗憾,我们要实现“湿法不湿”。与同事讨论、与同行讨论、向专家请教,慢慢的,打破了湿法必湿的惯性思维,本着方法总比困难多的原则,我们逐步找到了一条“湿法不湿”的路,这条路分三步来走。
第一步,设备升级。铜电解生产行车采用带接液盘的半自动行车,防止酸液滴落。残极洗涤机采用立式洗涤,洗涤区域全封闭。阴极洗涤在洗涤箱内进行,洗涤水循环利用。
第二步,生产过程中摸索改善。铜电解时由于电解液内的硫酸铜容易在槽间导电铜排与导电棒间形成结晶,进而引发导电不良,降低电效,需定时用高压水冲洗接触点。此时保证槽面干燥非常困难。我们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部分改善:将高压水冲洗开关从槽下引至槽面,方便人员操作;将每两组槽共用的一根冲洗管改为每组槽单独配一根,形成一对一。避免工人冲完一组槽不停水直接冲另一组槽时,需要拖拽冲洗管而将水洒在槽面上;将冲洗管冲洗方向改为从参观通道向里冲洗,槽与槽之间的通道铺玻璃钢格栅,冲洗时不小心洒出的水可以通过格栅空隙流入槽下地沟,方便及时收集。
第三步,从细节入手,完善工人日常操作。铜电解每次出槽时都要清理槽底、槽壁附着的阳极泥,如果清理不净会影响下个周期的电解质量。阳极泥的清理主要是用高压水冲洗,我们对工人提出了几点要求。冲洗人员持好冲洗管道,做好冲洗准备后,方可开启高压水冲洗开关,以防高压水乱喷甚至出现伤人事件;清理阳极泥时,不要图省事站着不动,要不断调整与槽壁或槽底的冲洗角度,以防出现高压水喷溅。
目前,铜电解日常生产过程中,生产现场达到了槽面无积水,通道干燥整洁的标准,实现了“湿法不湿”。关于铅电解上述的几个难点,笔者有三个建议供参考:改进设备。目前国内有残极立式洗涤机、阴极洗涤抽棒机;改造现场条件。残极洗涤区域及阴极泡洗区域采用格栅铺设(放置架考虑承重),该区域下方即槽下设接酸池。
“湿法不湿”不仅是公司领导对现场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思想认识的要求。凡事不能形成思维定势,要勇于打破惯性思维,要多思多想多创新,才能不断开创工作中的新局面。
(方帅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