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S女孩”的苦恼与愿望
蒲德贵 图文
S姐姐,因为网络而出名,成为了一代名人;S女孩,因为脊柱变形病痛折磨,快乐不起来了。为了巨额治疗费,15岁的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矿工祝正会的女儿祝榕苦恼缠身,课余以写小说来解脱病魔的折磨,课间以阅读课本来忘却身体的疼痛,总想挣钱替父亲来支付她急需动手术的医疗费,但她有心却无力。
怪病缠身,脊柱一天天弯曲像S【小标】
“老爸,我的背部好痛哟!”2004年3月的一天,小祝榕以乞求的眼光看着父亲。
“小孩子家家的,是不是体育课把身体拉伤了。”深处渝黔交界的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矿工祝正会,由于对健康知识了解胜少,误把孩子的疼痛当成一次以外伤害,最终让病魔一点一点地侵袭着小祝榕的身体。
2004年9月10日,疼痛难忍的小祝榕终于病倒了,经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员工医院诊断,确诊为脊柱病变,治疗采取家庭式,常规性的拉伸保守治疗,父亲总认为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小祝榕就能恢复往日的活泼。
2006年7月5日,小祝榕的背部越来越弯曲,疼痛的次数由过去的一周一两次发展到了每天疼痛的现象。赫然惊醒的父亲非常着急,带着小祝榕从矿区去往200多公里外的重庆儿科医院诊断,确诊为先天性脊柱病变。
拿着医院开据的住院通知书,看着处方上黑黑的大字“80000元”,原本每月收入800多元的父亲愁眉苦脸,他一声不吭了,在住院部门前足足待了3小时,极力回避眼泪挂在脸上的他低声对女儿说:“榕儿,爸爸没有带这么多钱来,咱们回去以后再来吧!”
时间一天天过去,治疗费的短缺,母亲早在1996年因为一场车祸去世,父亲一个人承担着整个家庭。回到矿区后的矿工祝正会四处打听给孩子治病的土单方,有着钳工技术的他,找来铁管制作了一套拉伸器、单杠等辅助治疗设备。每天,年迈的母亲陪伴着孙女进行运动性的恢复锻炼。
一年、两年、三年,家庭式的锻炼治疗反而没有起效,小祝榕的上身的变化越来越严重,先前的向前弯曲,变成了向右弯曲,整个上身成S形状向右倾。
“这样的锻炼治疗,怎么得了呀!”2008年3月21日,父亲再次带着小祝榕去往重庆大医院检查,得到医生的一番责难,“你这位父亲怎么搞的,孩子都这样,还不来治疗会贻误终身的。”住院治疗的通知单上不是8万元,而是15万元的治疗费。
时隔5年后,治疗费的翻倍,再次难道这位正在发愁的父亲,希望女儿健康的他又一次陷入僵局,命运将对小祝榕带来的只是永远的等待和期盼。
疼痛如棒打,专注毅力让她坚强【小标】
“咬紧牙齿,上完上午的两节课。”已经是小祝榕5年来习以为常的事了。为了不影响同学的学习,坐在课堂上的她常常以专注黑板的神情克制疼痛的袭击。
“叔叔,你不知道,每天上午、午或是深夜,我的背部就像被打铁锤重重的敲打一样,接连不断,真的好难受哟!”小祝榕忍住脊柱弯曲带来的疼痛给笔者讲述了近5年来的难熬的日子,也讲述了她不为病魔所吓倒的毅力和信心。
别看小祝榕年纪小小的,但她对克服病魔有一整套方案。一旦出现背部疼痛难忍时,她靠在书桌上认真阅读课本来调整心情。尤其在课余,或是在家发生疼痛时,她总是操起她心爱的日记本,回忆过去与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日子,以写小说来缓解疼痛的折磨。
小祝榕坦然面对病痛折磨,从小学4年级到初中二年级,成绩总是保持班上在前7名。今年,背部的病痛急剧加重,脊柱变形越来越严重,她仍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婆婆七十,助孙女锻炼仍然无效【小标】
“榕儿,该锻炼了!”每天晚上21时,小祝榕晚自习回到家后,完成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作业。22时,陪伴孙女复习功课的奶奶总是提醒着她做拉伸锻炼。5年来,70岁的张运琼婆婆不仅要克服自己多病的身体,总是陪伴孙女熬过每晚1~2小时的一个有一个与病痛抗争的夜晚。
“哎哟!哎哟!奶奶我又痛起来了!”每到刮风下雨、下雪的深夜,小祝榕最难熬的日子。她经常被病痛折磨的从梦中惊醒,总是让老人家整晚难以入眠,不是给孙女背部贴上止痛膏,就是帮助孙女捶捶背,按摩按摩背部弯曲的部位缓解疼痛。
极度劳累张运琼老人,患上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常常犯病,一旦出现症状就晕倒在床上或沙发上,至少要一个小时才能恢复。记得2008年11月的一个深夜,老人家的病发了,同时小祝榕弯曲的背部也出现了如铁锤敲打般的疼痛,祖孙俩更是没辙了。
“爸爸呀!爸爸,快来救救奶奶!”那一夜,父亲正在值夜班。小祝榕喊破了喉咙,却仍不见父亲的回来。尽管自己的身体疼痛的要命,小祝榕找来了存留在家的一些药品,按照说明书给奶奶服用,奶奶终于苏醒了。
老人家见自己身体稍有好转,见孙女呆呆地坐在床上,咬紧牙齿,急忙抱着孙女嚎啕大哭起来。“要是我不在了,你该咋办呀!”懂事的小祝榕便对奶奶安慰道:“我不怕病痛折磨,只要您好我就开心。”时间已经凌晨5时。
“我这把老骨头虽然老了,但孙女的还年轻,她的母亲‘走’后,全靠他父亲那几百元钱养活一家,还要给女儿治病,我也放心不下。”张云琼老人一脸无奈地说。
5年来,张运琼老人不分昼夜帮助孙女小祝榕拉伸弯曲的脊柱,祖孙俩费劲了所有功夫,却不见病情好转,反而一再加重,让老人家实在没办法了。
S女孩写小说挣钱,想把腰变直【小标】
“亲爱的风,这或许是我写给你最后的一封信。我好想和你一起随风飘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好想你把我带向一个又一个的幸福春天, ‘妈妈’要是您还在,我那疼痛的小背背有您的抚爱,什么困难,什么苦,我都愿意承受……”
在小祝榕生活的家中,她奶奶那里。一室一厅的房间,祖孙俩在一同与病魔赛跑中演绎了一段让所有人都难以接受的现实与残忍。奶奶每月靠着200多元的抚恤金过日子,小祝榕靠桌课余写小说来与病魔抗争,父亲忙于工作,为小祝榕急需的巨额治疗费而脱不开身,祖孙俩总是把开心写在脸上来打发着病痛难熬的日子。
当小祝榕拿出课余时间写小说克服病魔疼痛的日记本,尽管她没有把成长的不快写进小说的点点滴滴中,开朗的她悄悄地告诉笔者,“这都是我心灵的故事,这都是我战胜病魔的方法,千万别给爸爸、奶奶看哟!”
与小祝榕的接触中,她坦然面对生活的态度逗得奶奶、爸爸乐呵呵地。当她拿出第二本正在撰写,还未完成的《成长的快乐》的小说时,她的背部又出现了剧烈疼痛,额头上汗水直冒,眼泪一直往下流,咬紧牙的她与病魔抗争着。
“叔叔!我想写小说来挣钱,替爸爸帮我缴纳治疗的手术费,可以吗?”小祝榕幼稚的提问却难道了笔者,只是吱吱唔唔地回应道,“可以,可以的。”
阅读小祝榕以写小说来打法病痛的折磨,我的眼泪不禁地直往下流,一个幼小的心灵正在呼唤,她就因为仅仅需要一点微不足道的“风”来为她分忧,为她解去病魔的疼痛都无法实现,小祝榕太坚强了。
图片说明:
蒲德贵090527-1:小祝榕的身体变成S形状。.jpg
蒲德贵090527-2:脊柱变形,背部凸起像座山。.jpg
蒲德贵090527-3:小祝榕咬紧牙齿与病魔抗争。.jpg
蒲德贵090527-4:70岁的奶奶协助孙女进行恢复性锻炼。.JPG
蒲德贵090527-5:一家人看着小祝榕多次检查的X光片,没辙了。.jpg
蒲德贵090527-6: 小祝榕写小说来克制病痛。.JPG
蒲德贵090527-6: 我一定要好起来,像画中的女孩一样美丽。.jpg
邮编:401449 联系人:蒲德贵
地址:重庆市綦江县打通28公里石壕煤矿党委工作部
电话:02348736353 48736169
编辑老师,尽管笔者采写的稿件在纹理上无法与专业记者的手法相比拟,我是含着泪水写完这残缺不全的文字,字里行间中虽说还有很多误语,没能很好地把小祝榕所经历的一切痛楚表达出来,没能把一名身处渝黔交界边远地区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矿工祝正会对健康知识了解胜少,加之矿工的收入低,而导致女儿一次又一次无法走进医院解除病痛写的感人。
采访、拍摄图片,整个过程几乎是我最忘却的。一个幼小的女孩,因为父亲身处边远矿区,因为父亲对健康知识了解胜少,家长误把孩子的背部弯曲当成坐姿坏习惯而导致的变化进行简单的矫正。这一误诊,却让一个原本失去母爱的小祝榕承受着如此巨大的痛苦和煎熬。恳请编辑、记者帮帮这位喜欢逗祖母、父亲、老师、同学开心的小祝榕。
小祝榕是一个特别爱好小说写作、画画的学生,心态很好的女孩。如果能够找到好心人帮助她,引导她完成小说的撰写,或许通过出书等形式来解决这位坚强的小女孩所需的手术费、医疗费那是最好的办法。我代表重庆矿工再次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