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0|回复: 1

[职场交流] 美国人的“月子”

发表于 2014-11-2 20:20: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也许大家会问,你一个大老爷们,怎么谈起女人坐月子来了?这话还要从太太在美国生孩子说起。

1995年, 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即将出生,岳父、母为了照顾太太坐月子专门赶到纽约。岳母生过四个孩子,当然是这方面的专家。为此她跟我们讲了许多中国人坐月子的清规戒 律。如:月子期间不能洗澡、洗头、梳头(据说梳头会引起产后脱发)、剪指甲、下水(尤其是凉水)、吃凉东西或喝凉水,得在床上呆一个月才能下地。头上得戴 帽子,或者缠一块头巾,否则就会落下头疼的病根。此外家里还不能开窗户通风,生怕产妇受风寒。

首先,美国人根本没有“坐月子”的概念,要跟美国人解释清楚得颇费一番口舌。美国生孩子跟中国不一样,如果是顺利的自然生产,通常是生完孩子当天就回家, 如果是生男孩需要做包皮切除,而小儿科的医生当天预约不到,则会住院一天。我太太是剖腹产,只住了三天院就回家了,无须等到拆线,因为本来就无线可拆。我 的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他们家在圣诞夜吃晚餐,刚开始上开胃菜时,一个女儿开始宫缩,于是丈夫驾车将她送到医院,其他的人继续进餐。两个多小时后生产完毕 回家,正好赶上吃餐后的甜点。为了保持体形,美国的产妇产后不久便开始锻炼身体,上健身房做操、跑步、仰卧起坐,甚至下水游泳,这在中国人看来确实是不可 想象的。此外,一些美国产妇怕哺乳引起乳房下垂,于是拒绝哺乳,让孩子喝配方奶。

至于剖腹产的刀口也大有讲究。美国医生通常是采用横剖的方法,位置比较低,谓“比基尼切法”(bikini cut),将来下水游泳也看不出来。我太太出国前就是护士,据她说中国原来通常是采用直剖的方法,而且缝合的技术较差,一条像蜈蚣那样的大疤痕实在不雅观。

因为美国产妇住院时间短,所以病房相对比较宽敞,我太太住的是半私人病房(semi-private), 两个人一间,当中用布帘隔开,非常清静。据说中国的产妇顺产也得住院三天,如果是剖腹产,则至少得住院一个星期,等拆完线才能出院。因为住院的时间长,所 以病房必定比较拥挤。此外中国医院的护理条件较差,所以许多病人都有自己的护工,此外家属还要送鸡汤和红糖鸡蛋到医院给产妇“滋补”身体,更使病房变得拥 挤嘈杂。

产后岳母到医院去看望,对医院提供的伙食大为惊讶,因为牛奶和果汁都是冰冻的,喝水也是冰水。美国产妇的伙食与常人一样,只考虑合理的营养,根本没有鸡汤 和红糖鸡蛋之说。我到美国二十多年,自以为英文不错了,却找不到一个与“滋补”相对应的词汇。与太太临床的是一位黑人妈妈,生完孩子后居然大碗地吃冰淇 淋,岳母见状惊恐万分,说是她将来满嘴的牙齿一定都会掉光。不知后来是否不幸被岳母言中。

太太回家后,除了适量地卧床休息之外,其他一切如常。岳母不许她做任何事情,尤其极力反对她洗澡,说是你们还年轻不懂事,不听老人言,将来吃苦再后悔就晚了。

岳母的担心当然有她的道理。太太生孩子的时候是二月初,纽约还是天寒地冻。然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冬天有暖气,而且温度极高,在室内只要穿一 件短袖汗衫即可,还须不时开窗透气,否则太干燥、太热,夏天室内有空调降温,所以冬天吃冰淇淋、夏天吃火锅毫无问题。洗澡则24小时都有热水,室内温度适宜,根本不会着凉。而在中国,空调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95年还非常不普及,冬天洗澡当然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除了大人之外,婴儿也是如此。

美国人喂婴儿的奶都是预先准备好的,一次冲调几十瓶配方奶,放在冰箱里,孩子饿了就从冰箱里拿出一瓶,根本不加热,孩子长得 也很健康。岳母对喂奶绝不让步,每次都要亲自将奶瓶放在热水里加温,然后贴在脸上反复测试,既不能冷,也不能烫,所以我的两个孩子从未吃过冰奶。半夜起来 热奶非常费事费时,为了孝顺,我也懒得与老人较真了。我想因为中美生活条件的差异,在中国冬天让孩子喝冰冷的奶确实会使孩子拉肚子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中国的年轻女性也开始与西方接轨。

据说现在中国医生也开始采用“比基尼切口”。为了保持体形,中国妈妈产后拒绝哺乳的也开始有 了。西方人虽然早就注意体形,但是中年发福较多,而在中国则极少能见到一个像美国那样的大胖子。除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较为合理之外,遗传基因偏瘦也是主要 的原因之一,相信今后中国孩子妈妈们的体形一定会更苗条。

来源凤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6 17:36:1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