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09年3月1日起,陕西省神木县对全县范围内的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推行全民免费基本医疗工作,在全国开创了医疗保障的“神木模式”,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也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网民的持续热议。
尽管神木县拥有较好的医疗条件和经济实力,但在实行免费医疗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医院爆满、看病困难的问题。有人将其归结为“公民道德”问题,有人认为是政府考虑不周。笔者认为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追求公平的医疗环境时,有限的医疗资源与人民群众较多的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
无需讳言,要构建和谐社会,公平的医疗环境是必须的,如果人们看病的权利都不平等,和谐只能是天方夜谭。然而,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按需分配的“神木模式”却遇到了困难,因为现阶段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始终是大于医疗资源的承受能力的,按需分配的结果,必然是后来者享受不到相应的资源,这无疑又形成了新的不公平。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免费医疗”的条件下,人们总会追求对公有资源的最大占有,这一点的确与“公民道德”有关,但很难改变。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民众对“免费医疗”这块公有蛋糕疯狂追逐,如果蛋糕本身不够大,那么产生问题是可以预见的。
如此说来,是否“神木模式”就不可行呢?也不是。按需分配的前提条件是可供分配的资源“极大丰富”,神木县之所以有底气推出“神木模式”,也源于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医疗资源的丰富。而当前出现的问题,恰好在于资源还不是“极大丰富”,尤其是医疗机构和设施的建设还未能满足民众的需求。
要让这个切实惠民的“神木模式”继续下去,笔者认为需要考虑两个方面:
一是丰富可供分配的资源,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对现有医疗机构和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其容纳能力和医疗水平。同时还应当投入资金培养更加优秀的医护队伍,从总体上为创建公平的医疗环境打下基础。
二是不能实行绝对的“按需分配”,医疗资源的扩充毕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人民群众的需求又是比较迫切的。这就需要政府从人民的角度考虑,为医疗资源的分配加上一些限制性条件,用以调节民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加强宣传教育,合理地引导民众就医,从而创造出一个“机会公平”的医疗环境。
“神木模式”能否生存下去还在探索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政府和民众共同思考,改革的路上没有坦途,愿大家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包容,也愿“神木模式”早日惠及更多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