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29|回复: 9

人穷不能志短

发表于 2014-11-3 10:11: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这里是山区,山高水深,不能同人家盲目攀比。我们要正确对待“贫困县”这个问题,人穷不能志短。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习惯于讲我们如何如何贫困,久而久之,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
  ——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之《把握住新的机遇》篇
  
  20多年前的宁德,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水电等能源薄弱,有些县甚至被戏称为“穿西装的贫困县”,这让许多宁德干部出现自卑心理,总觉得比别人矮一截,甚至到省里开会都不敢靠前就座,发言尽可能拖到最后,不敢放大嗓门说话。习近平到宁德任职后,对此甚是担忧:“‘松柏何须羡杨柳’,我们不是事事不如人”,“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人穷不能志短。”他鼓励宁德干部要淡化“贫困县意识”,不要因为“贫困县”帽子而自轻自卑,影响脱贫工作的开展。习近平和宁德干部谈心时常常提起,我们一方面要承认宁德地区条件差,经济落后,不能同发达地区盲目攀比;另一个方面也要看到,建国以来宁德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他希望干部们忧区忧民的同时,也要往好的方面想,要能看到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0:11:40 | 查看全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时宁德地区经济社会落后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国家的政策导向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宁德经济的发展。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宁德的优势和巨大潜力,如宁德是苏区,又是畲族聚居地区,有着近千公里的海岸线,有天然良港三都澳,定为贫困县,还能获得政策上的优惠照顾,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不断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样才能继续稳扎稳打,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0:11:51 | 查看全部
  古人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处贫存困的时候,更需要这种精神。在了解自身长短,明确自身定位后,要有积极进取的锐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奋勇赶超的意识。“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要敢于做梦,勇于实践,全力赶超。四川一个偏远山区住着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朝佛,你看行吗?”富和尚问:“您凭着什么去?”穷和尚回答:“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不以为然:“我几年前就想雇条船下南海,到现在都还没去成,你凭着什么去?”一晃眼,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朝佛回来,他把自己的云游经历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听了,面露愧色。从四川到南海,不知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而穷和尚却做到了。落后的宁德犹如穷和尚,要有崇高志向,才不会被贫困所压倒,才可以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0:12:01 | 查看全部
  “人穷志不短”,面对“家底薄”的现状,习近平没有失去发展的信心,总能看到希望,他鼓励干部群众把特色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抓手,念好“山海经”。习近平离开宁德已经二十多年,他的农业发展理念在宁德与时俱进的发展中不断被印证。如今的宁德早已今非昔比,但与同省乃至全国的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习近平提出的“人穷不能志短”,至今依然鞭策着宁德的广大干部群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0:12:15 | 查看全部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自信,才有定力,才有力量。虽然,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并不乐观,但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一次次蜕变、一系列成就,足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国人民“幸福蓝图”的实现途径。因此,我们更应该把“贫困”政策化为推进工作的举措,把“贫困县意识”作为鞭策前行的动力,全面深化改革,“胆大心小,智圆行方”地走好每一步。(党建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1 18:22:09 | 查看全部
人穷不能志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5:26:2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5楼wcfyyq666于2014-11-21 18:22发表的  :
人穷不能志短     
是呀,人要有志气,无论贫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6 18:36: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8 22:21:58 | 查看全部
前来支持老师的版面!感谢老师分享!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1:19:31 | 查看全部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在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习。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

19、一味忍让不可取一味忍让,意味着丧失原则;一味忍让,意味着没有人格;一味忍让,意味着软弱可欺;一味忍让,意味着面临步步进逼的危险;一味忍让,意味着将走入绝路。有时候挺身而起、奋力反抗效果更好,得寸进尺是愚人常采用的计策,一再忍让反而助长其嚣张气焰。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