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7|回复: 13

致纳兰

发表于 2014-11-3 18:10: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可以想望你侧帽青衫,韵致依然。
  已记不得是何时,你策马踏过我的封疆,细雨扬起轻尘却掩不住你信手拈来那浅蘸墨渍的馨香,文字就这么无遮拦地在笔间流淌。
  思忆不再是笔者的习惯,那些搁浅在梦中的呓语,轻轻在笔尖酝酿……《诗经》中一个个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见证这爱情、亲情与友情的滋长、绽放。楚韵风骚,战鼓咚咚震碎了屈子最后的欲望,忠诚卫国,鲜血和生命充涉了所有的想望与忧伤,在汨罗江畔激荡出最美的诗行。唐诗宋词的荣光,只容得下后世人来瞻仰篆刀划过竹简残留下的铿锵:如果说豪放是外在的筋骨呵,我可以想象歌者却用含蓄深刻来回赠以所有的温情与忧伤。
  细雨轻尘处的策马翩然,太白狂放,而我们却只有迷失在那些诗人笔者跋涉过的山峦,沉郁如子美,却又有几人能嗅见笔者滞留清泉山花的清芳。在曾经是如此炙热的闪光,秦淮歌坊,再听不到歌者深情缱绻的低唱,京畿江南,暮色氤氲下却再也描摩出思绪中灵感的模样。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其实笔者和读者都一样,缱绻在文本字符间的惺惺相惜,只是纯粹的点破人心,不早也没有太晚,有骨骼的诗词,再配上细腻温暖的曲调和配乐,便足以抵触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开始了解了笔者“若有知音见赏,不辞唱遍春阳”的落寞。
  本雅明说过古典诗歌的传统已然破碎,诗人头上的光环被重重摔在人行道上,诗歌语言终于从公共空间走进了私人空间,笔者并在其私人空间的小巷里越走越远,越走越曲折,当小巷尽头作为收信人的我们的读者,也只能提灯燃烛,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个影影悼悼的目标。
  “堂皇转瞬别离,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呵。历史似乎永远这么饱经风霜,当距离拉远了彼此的飘荡。“当花侧帽,以柳题笺”关于那些诗歌的信仰,有人躲在某个在孤独地守望,也有人选择遗忘。
  后来的我们呵,却无法突破“侧帽花前风满路”的迷瘴。寻觅漫漫征程中匆匆一瞥的眸光,凝笔后的思绪辗转,“过尽千帆皆不是”呵,若不是生死离合,谁又会痴恋这执着的深渊。
  转载自:经典散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8:40:18 | 查看全部
这个美文音韵很和谐,读来流畅,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8:40:40 | 查看全部
老师辛苦了,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9:28:23 | 查看全部
“过尽千帆皆不是”呵,若不是生死离合,谁又会痴恋这执着的深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0:19:43 | 查看全部

回 1楼(芙蓉) 的帖子

好文共赏!问好郑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0:20:01 | 查看全部

回 3楼(随其自然) 的帖子

好文共赏!问好王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08:50:48 | 查看全部
胡老师真给力!感谢胡老师让我们分享了这么经典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08:50:54 | 查看全部
胡老师真给力!感谢胡老师让我们分享了这么经典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08:51: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08:51:0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