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李印海
滔滔的松花江水滋养了肥沃的三江大地和巍峨秀美的山川,欣赏她的美,完全是中秋赋予的,表现壮观的莫过于欣赏“五花山”了。届时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余脉的树木被中秋的严霜摔打过后都换上了彩色的衣衫,深秋离我们更近了。
初秋和深秋的差别是很大的,然而初秋的酷热与深秋的寒冷形成强烈的反差,初秋的树木和农作物还处于生长阶段,而深秋带给她们的是残酷无情,横扫落叶,整个山峦和田野都呈现一派苍凉之感,唯有中秋才是观赏五花山和丰收在望的田野最好时机。几场秋霜过后山川里的原始林带和田野,被摔打得五彩斑斓,未被收获的庄稼也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它们已是硕果累累了。
各种树叶的蜕变也是成熟的标志,霜冻过后,叶片里的“花青素”发生了变化,她们变得五彩缤纷,即便是在不久后的某一天,遭遇利剑般的秋风也要把生命中最灿烂、最辉煌、最光彩照人的一面呈现给世人。上苍又是如此的公平,她们的叶子带着无怨无悔飘落了,田野里的农作物秸秆被现代化收获机粉碎抛洒在黑黑的土地上,要不了多久,叶片和秸秆都化为泥土,又以另外一种生命形式轮回,树叶的脱落与庄稼成熟后的衰败都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个阶段,其实我们不必像林黛玉见到花落就伤感得不得了,如果我们正视这一生命的过程,就会有紧迫感,努力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待到夕阳霞满天的那一刻,我们会无怨无悔地含笑隐去……
金秋十月三江腹地已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沃野良田尽收眼底,一片片原始深林已被色彩斑斓的“五花山”取代,在秋日灿烂的阳光下妖娆多姿。即是五花山那一定是有五种颜色组成的,每当这一时刻的到来无论是故乡的五顶山,还是近郊的小兴安岭余脉,都被橙红的橡树、土黄的白杨,淡黄的白桦、或红、或黄的枫叶、深褐色的紫椴,墨绿色的马尾松渲染得如此灿烂、壮美。
我虽然生活在家乡多年,并没有真正去过三江腹地深处,只是听说那里自然生态保持的如何好,那里有草原湿地和莲花泡,又是美丽的东方白鹳栖息的地方……在2000年的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有幸去了一次三江腹地同江,也是在金秋十月浸染五花山的季节,当汽车走过同江,一路东行经勤得力农场、小镇临江这一路段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一片片原始平地林带尽收眼底,林中的白杨树多于柞树,橙红的柞树与土黄色的白杨形成暖色调,也有成片的白桦穿着淡黄的衣衫点缀其间,白桦在平地林中永远都是天使的化身,洁白的身躯,不俗的穿着尽显丽质。渐进深秋,白桦会毫无保留的将所有枝头上的叶子腿去,裸露圣洁之躯,俨然一座座古希腊时期的雕塑维纳斯……我不明白为什么橡树叶子在展示生命中最靓丽的时刻过后不愿退去,颜色由橙红变成淡粉又由淡粉变成浅褐色,深秋如刀的秋风和严冬里如剑般的寒风也无法把它们削落,叶子早已干涸了,仍然缀于枝头,或许是留恋生的岁月……
欣赏这些丰收在望的田野与森林交相辉映的景致,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家乡的美丽与富饶,不仅如此,看一看眼前早已丰收在望的田野、都让人的心境觉得倍加愉快,是秋的神韵使这些农作物接受生与死的过程。不知不觉间我乘坐的汽车停在小镇临江,一座醒目的中小学教学楼是小镇最高的建筑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十几年前故去的同学艾成生,他曾是这所小学里的一名非常出色的教师,由于患病英年早逝。看着眼前一间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再也寻觅不到他教孩子们读书的身影了……
中秋的枫树是林中最美的化身之一,她的红叶是任何一位美术家都难以调出的色彩,枫树的身姿遍及三江大地的座座山峦,世界各国的枫树有几十种之多,我曾见过北京金秋十月的枫树,它们各个体态臃肿,叶片大如巴掌,犹如穿了一件酱紫色裘皮大衣的贵妇。三江大地之所以没有她的踪迹,是因为她抗拒不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唯有家乡的枫树最美丽,谁见到她都会惊叹的大喊道:“快来看呀!多美丽的枫树!多好看的叶子呀!”因为它数量少,姿态俏丽苗条,婀娜多姿,叶子娇小,纯正的红,无不透着灵巧的美,纵使它风情万种,也从不以高傲自居,与周围的其他树种紧密团结,相互依存。叶子随秋风飘落,种子却缀于枝头,严冬过后,待到冰消雪化时,随三月的春风把种子洒向四方,哪怕是飘洒在石缝间,都是她们生长的天堂……它是山林中最美的一族,有了她的点染,秋韵变得更加浓郁醉人了。
在浓浓的秋日里,勤劳的家乡人民依托地源优势,成帮结队的赶山采蘑菇、采松籽;松籽虽然很常见,但知道她生长过程的人并不多。从春天松花绽放到结出一颗酷似一枚小菠萝一样的松果需要整整两年的时间,第一年的松果只长到一个小西红柿那么大,秋去冬来,还要经历一冬天的严寒岁月的考验,转年春天,这些经历过严冬考验的松果,只有极少数的松果能够复苏,继续生命的旅程,仲秋到了,松果渐渐成熟,埋藏在松果叶片里的松籽会自然脱落,有的没等到脱落的那一刻还要承受松鼠、鸟类的蚕食。有经验的人们会爬上高高的松树上采集。
浩瀚的大森林蕴藏着无尽的珍宝,猴头蘑、珍蘑、山木耳、松籽,这些森林中的珍品,已走出国门,出口创汇。其实旅游何须千里迢迢到外乡,走进大自然,感受一下家乡秋日里的无穷魅力,你的收获不仅仅是装满行囊里的蘑菇,收获更多的是你平日里紧张忙碌的身心得到释放……
欣赏三江大地的秋韵,必在中秋,此时才能尽善尽美的感受到她的博大、宽广与浩瀚,不是吗,今天还是满眼的绿,在天宫的鼓动下,明天就会变得姹紫嫣红,我不得不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在同江的三江口,据说是两条大江的汇合到一起,江水经渭分明,与江岸的峰峦相映成趣,“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观赏美景的同时,会被田野里正在收获金灿灿水稻的收割机隆隆声所吸引,那又是一个丰收年,从他们的脸上表现出来的喜悦上看,不仅仅是收获的是水稻,他们搜获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希望和沉甸甸的希望。
仰望湛蓝的天空只有“天高云淡”,已没有“望断南飞雁”的景象了,这是人类的悲哀,缺少了这一自然景观,就犹如美术家绘画使用的三原色,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一种颜色,而剩下的两种无论如何也调配不出由冷色调到暖色调的所有色彩来。
我好怀念年少时秋天里的美好景色,放学后走在崎岖的乡村土路上听大雁的鸣叫,看大雁编成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雁阵。这些多情的大雁组成雁群,最多时有五六十只,少的也有二三十只,每当见到人类的影子,就编队飞行,以示对人类的礼貌,它们见没有人时就自由飞行。但愿在每一个秋季里都能听到大雁的鸣叫,都能看到大雁编队飞翔的身影,不会成为人们永远的期盼,不会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让大雁给予我们一个完美的秋天。
虽然没有大雁预示深秋,让我们感到遗憾和伤感,但寒冷的冬天就要降临,度过漫长的冬天,春天还会离我们更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