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1|回复: 5

先给后取,远见卓识

发表于 2014-11-4 17:01: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题记:增强财政收入特别要与搞活大中型国营骨干企业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要有“先给后取,培植财源”的远见卓识的财政观,讲究的是“欲取姑予”的艺术,而不是做“竭泽而渔”的蠢事。
  ——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之《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篇
  
  “先给后取”源自老子《道德经》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大智慧。现实的意义在于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学会不计较当前利益,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吃小亏在前,后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所有的退却都是为将来更大的发展做铺垫。习近平在《新形势下闽东财政经济的辩证观》一文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增加财政收入与搞活企业的关系。地方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企业纳税,增加财政收入即开辟财源,就要搞活企业,企业发展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收益得以增加,缴纳的税收自然多了,那么财政收入也就相应提高,而增加的财政收入再用于扶植企业发展,这样就能形成了一个经济的良性循环。那么,是先取后给,还是先给后取呢?习近平指出“要有‘先给后取,培植财源’的远见卓识的财政观,讲究的是‘预取姑予’的艺术,而不是做‘竭泽而渔’的蠢事。”企业在起步阶段往往资金紧缺,生产力有限,没有什么效益,甚至入不敷出,如果这时财政不顾实际地“取”,一方面无利可取,另一方面雪上加霜,必将导致企业过早夭亡;反之,财政若能先“给”企业一定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使其在宽松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提高效益,企业也将回馈财政,从而达到双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7:02:15 | 查看全部
  习近平立足大局,着眼长远,提出这一财政观,不仅为当时闽东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而且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创造更好的环境,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才能增加财政收入,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7:02:29 | 查看全部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一门蕴含大智慧的学问,也是为人处事的艺术。古往今来,这一思想被广泛运用,从古代的智伯分马,到现代企业管理,再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得必有失,有舍才有得。不论做人、做事,办企业、增财税,都应有“先予后取”的胸怀,予之有量,取之有度,方能办成事、做好人,强企业、增财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20:04:34 | 查看全部
先给后取,远见卓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20:05:23 | 查看全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4 20:06:55 | 查看全部
企业在起步阶段往往资金紧缺,生产力有限,没有什么效益,甚至入不敷出,如果这时财政不顾实际地“取”,一方面无利可取,另一方面雪上加霜,必将导致企业过早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