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题记:事关地区发展战略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施的发展目标超前化。
——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之《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篇
1989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11个年头,也是习近平从厦门到宁德任地委书记的第二个年头。宁德的改革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然而与兄弟地市相比,宁德的改革步伐还相对滞后,干部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开发三都澳、修建温福铁路、建设中心城市成为当时宁德人民追求的“三大梦想”。
面对干部群众这样强烈的愿望,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对干部群众的愿望表示充分肯定,但并没有人云亦云、急于求成,而是立足区情,根据宁德的实际情况提出:“事关地区发展战略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施的发展目标超前化。”他要求宁德干部当前要先抓好中、短期的工作,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暂时办不到的事情上。针对干部群众热议的“开发三都澳”问题,习近平解释道:“开发三都澳良港,牵涉到目前本省有些老港口还吃不饱,国家有限的资金得先往那儿投放。”在干部群众热议的“修铁路”问题上,习近平分析:“修铁路需要巨额资金,而且在哪里修,什么时候修,得由国家通盘考虑安排,不是我们想干就能干成的。”他总说:“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开发三都澳、修建温福铁路、建设中心城市,这“三大梦想”固然美好,但当时的宁德还未具备实现这些梦想的客观条件。开发三都澳良港涉及国家宏观战略布局;修铁路需要巨额资金,要由国家通盘考虑安排;中心城市是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而非刻意建设出来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着眼大局,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实现最大效用。习近平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冷静思考,时刻心怀国家发展大局,脑中始终有着“大局”这把标尺,既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又立足当地实际,可谓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
|